“嗯嗯嗯,真潇洒,真帅气,真OK,真有姿势!”胖子发出了一连串的赞叹,赞叹语一听就知道学自王林。而赞叹的目标就是立在在柜台上的纸片人,剑南大侠钱锐翰!
这他妈什么画风,好像是小时候吃方便面收集过的三国,不对是水浒人物图像,水墨画。虽然比例失真,但是人物特点能够很明显,很明显的凸显出来。而剑南大侠的特点就是粗短身材横眉竖眼络腮胡子不怒自威。头大腰粗脖子短四肢短,比例不像真人。
右手持着一把黑色的重剑,斜抗在右肩上,左手用剑指虚指前方。右腿在前左腿在后微微成弓步。身着藏蓝色锦蟒袍,窄袖口,腰系紫色虎纹腰带,杂乱披散头发被一个铁头箍大体固定在后方,背后是血红色的披风在飘扬。也许可以称得上很威风,但是无论如何称不上潇洒帅气。
“是很潇洒,别看这个图画上剑南大侠的披风是红色的,但其实他还有有黑色的披风和紫色的披风,都很好看。”
“是吗?我还是觉得这个图片上的大侠更勇猛的帅气,所以我就要红色的。能不能试一下?”“当然可以。”张婶先是把一根皮带穿过左肋斜系在王福城的右肩上,然后把披风系在了皮带上“好了,你试试看吧,这披风既不影响活动又特别牢固,这是面料是苏州的冰蚕丝。坚韧而且输入真气能降温哦。冬天穿上可以保暖,夏天也可以穿上用来避暑。”
小胖子听了十分高兴。又做了一个跟剑南大侠一样的动作问道“我帅不帅?”“帅,肯定帅!”众人敷衍的回答到,因为这种问题。胖子只愿意听到这一种答案,以前不是没有回答过其他答案,但都是以友情暂时破裂为结束。
“那就要这个了,给我包起来。”“嗯,诚惠半两银子。”“半两银子是多少文来的?”“一两银子一贯钱,就是一千文。”王溪出来卖弄知识。小胖子腰间的荷包不用取下来就知道不够钱,毕竟只是装零花钱的荷包。“我知道一两银子一贯钱。但是一贯钱不一定是一千文钱啊。多少文?”
“王小哥儿说笑了,用银两标价都是指足贯,一两银子一千文。”张婶显然看出来小胖子试图讲价,紧接着说道:
“这披风真气穿透率可是良好,你看看,这里有大宋品质监的鉴定文书,还有大印呢。半两银子可以一点都不贵,你想想,剑南大侠穿着这个披风行侠仗义,真气穿透率要是差一点点就是真气消耗大一点,真气多消耗一点意味着什么你应该知道吧?那就意味着风险,一不小心搭上性命的风险。所以卖半两银子一点都不贵,能救命呢?”
一番话语说下来小胖子还是面有犹豫。张婶紧接着劝到“银钱不够也不是一定要非要买这个披风。钱大侠还有其他的饰物你可以看一下。对了,这就是这个,大侠同款头箍。也有特殊功能的,输入真气,可以让头发蓬松,附带活血健脑功能的。据说钱大侠用它来应对群战,输入的真气只要足够,头发就能根根树立,感知周围特别是身后的劲风,十分有用。”
“而且钱大侠的胡子就是用这个头箍打理的,只需要输入些微真气,摩擦胡须几次,就能让胡须向四周张扬而霸气的炸开。可以持续一整天,是很多江湖客的最爱呢。”
“你看我像是有胡子的样子吗?而且我现在还没有内气,买这个用不了!”王小胖子尽管感觉张婶的推荐有些敷衍,但终究舍不得那个好看的披风。“好了,你别介绍了,我就要这个披风了”说完有些肉疼的从怀中掏出了一两银子。
——
好一会儿之后,四人不但逛过了侠饰楼,王溪的胭脂贝也买了,还顺便凑钱买了瓜子一行人在东市边走边嗑。
“话说我们都逛的差不多了,要买的都买了,接下来要去哪里玩?”瘦子王克己也有些无聊的久了,一行人就他家家底最差,零花钱最少,所以逛街对于他并不是太高兴的事情。
“当然是不去玩喽,你们这样也不行,那样也不行。那么还不如继续找个地方继续摆龙门阵聊天,歇息喝茶。正好我们马上就要毕业了,我想问问你们是准备到渝州继续读书还是准备到其他地方读书?”王林的右手从头到尾几乎没有自由过,一直被妹妹王溪拉着,没有机会摆姿势。不摆姿势,时间久了就感觉有点懒洋洋的,偶尔这样也不错。不太想打破这种状态的王林找了个很现实的话题。
大宋的百姓十二三岁会面临人生的第一个选择,关系到未来,马虎不得。这个年龄的小孩,首先很大一部分穷苦人家的小孩并没有读书开蒙。因为没钱,尽管大宋内部工场繁多,理论上穷人或者去工场做工或者给商人当顾工或者给勋贵当常随给地主做雇农做帮工甚至在码头车站做流动的力士总能混一口饭吃。
但是穷人基本也不止一个小孩,有志气的穷人会让一个小孩开蒙读书,通常是长子。然后胡乱教导些文字给下面的弟弟妹妹,就算混过了开蒙。没志气的穷人也生好几个小孩,尽管入学贵,但是大宋帝国殖民全球,又有农家武道先天高手用真气改良作物种子。粮食产量十分惊人,粮食价格也就十分便宜,小孩子仅仅吃饱穿暖养活在大宋十分便宜。
然后因为百家武学的盛行,有免费的百家武学刊行天下。所以小孩都有出路,习武。由谪仙传下来的百家武学简单易学,并不需要文学武学基础,练到精深处威力不下任何高深武学。当然仅仅指内气强度身体健壮程度,并不包含争斗用武学和很多武学的特有真气属性。但是胜在转修容易,也能出大高手。
因此穷苦人家习武是一件出路,早些年大宋海外移民轰轰烈烈,加上海外帮会门派竞争动乱,十分需要打手。很大一批大字不识的穷苦人家的孩子因为百家武道打基础,成功实现了阶层跨越,兴旺了本来一文不值的门楣。加上大宋一直鼓励生育,号称海外有无穷的土地,需要无穷的子民开疆扩土。
所以大宋穷苦人家生育四五个小孩,然后野蛮生长到十二三岁,加入门派帮派势力习武,或者加入军方的童子军习武,都是出路。当然这些势力也是需要资质的,基本最看重争杀资质,或者力气大,或者反应快,或者机灵灵活,或者适合本势力特有功法。
如果资质不够加入不了呢,别担心,还有行会可以加入。士农工商,百行百业,都有行会,行会的中层都能拥有不俗的金钱地位,而行会的顶层更是人上人。比如种棉织布的,在百多年前是可能是一个职业,自己种出棉花自己纺成线再织成布。现在就能拆分出好几个职业,专业通过真气培育真气穿透率高的棉花的职业,甚至培育出真气灌注便能防止刀劈火烧等等特异棉花的职业无疑是行业的中层顶层。
能织出比别家更细薄绵密棉布的工匠,相关的能染出各种颜色布匹的工匠,能织就各色花纹的工匠也就是掌握了各种技术的都是社会的中层,占据产业链很大一部分。而刚刚入行技术不够精湛或者没有技术的工人才是社会的底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