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耸的界桥之下,水流汹涌而去,波涛滚滚,发出阵阵响声。
这奔涌的河流似乎不知疲倦地流淌,清澈的江水长流而去。
这里会是日后袁绍和公孙瓒大战的地方、
而过去百里,便是张角所镇守的广宗城。
宽广而界桥之上,两人一边交谈,一边时不时爆发出阵阵笑声。
两人都是熟人,又都是凉州人,显然是聊到了什么高兴的地方。
陆天在一旁看着这年龄装束各不相同的两人,心中则是不由得生出来了一丝奇妙的感觉。
两人性格经历可是截然不同的,其中一个是汉廷忠臣,从黄巾狂潮之中拯救了大汉的大救星皇甫嵩。
一个是乱臣贼子,日后亲手将大汉推向了无底深渊的魔王董卓。
此刻的两人,却是在这界桥之上聊的格外的开心,惺惺相惜的感觉。
两人似乎是多年的至交一般,这也算是一个让人感觉到奇妙的组合啊。
陆天看着两位风云人物,嘴角却是不由自主地露出了笑意,这真是一个有趣的世界。
然而看起来却是无比的和谐,似乎本来就是应该如此的样子。
两人交谈甚欢,董卓对皇甫嵩很恭敬,皇甫嵩对董卓也很客气。
董卓的家世虽普通,但董卓这个人很有才干人。
如今的中生代中,汉廷展露出来头角强悍的将领并不多,这也是让汉廷比较担忧的地方。
而董卓,显然算是是中生代将领之中的佼佼者。
要不然,这次讨伐张角这位黄巾贼首的人物也不会交到张角的头上。
虽然董卓是靠着贿赂宦官上位的,但是也不代表他就没有实力了。
这个年头,你有天大的才干也要疏通路子,否则就是落得一个像是卢植一样的下场。
对于董卓,陆天当然也是有了解的,这位可是历史上的大人物。
董卓,字仲颖,乃是陇西临洮人。
陇西郡距离陆天所拥有的领地天雨镇所在金城郡不远,就紧邻着金城郡东南面。
董卓出身的陇西董氏并不是十分显耀,虽董氏是当地豪强,但是并不能和那些顶级世家相比的。
说起来他虽是凉州人,与颍川郡却有过一段缘分。
他的父亲董君雅曾经在颍川郡轮氏县当了一个县尉。
董卓就是在颍川郡出生的,不过在颍川没待几年就跟着他的父亲回凉州了。
关西出将,关东出相,西州边鄙,土地贫瘠,百姓鞍马为居,射猎为业。
因在边疆,常有战事,守塞候望,悬命锋镝。
一闻有羌胡诸种犯界抢掠,青壮年,乃至老弱妇女都会负戈而战,从来没打算活着回来,可以说民风十分彪悍。
董卓的父亲本就擅骑射,有武力,要不然也不会当上负责捕盗的县尉。
有家传,又受凉州的民风影响,董卓练就了一身出众的才武之能,尤擅骑射。
能携带双弓,在奔马之际左右开弓射箭。
不仅,而且董卓性格豪,有游侠风,外加上他的母亲是羌人,有一半的羌人血统。(和马超一样。)
他年少时尝游遍羌中,与羌人的豪帅们相结。
(羌人分东西两大族,种部无数,西汉时被朝廷打得不敢放屁,东汉时崛起,时常侵扰边境,给汉朝造成了相当惨重的损失,最后被段颎段疯子血腥镇压,遂再次从属于汉朝)。
并和羌族的那些大人物都有很深的交往,后归家耕田。
一次,有个羌人的单于来造访他,他宰杀耕牛招待之。
耕牛是农人的命根子,汉法禁止私杀耕牛。
为了招待羌人来客,他把自家用来耕田的牛都给杀了。
这令造访他的这个羌人豪帅非常感动,回后就送了千余头的牛羊马等杂畜给他。
事情传开后,他由是以健侠知名。
因为才武和名气,也因他熟悉羌人的情况,不久他就被州中征为州兵马掾。
兵马掾是只有边州才有的州职,其职责与内地郡的兵曹掾差不多,责在守卫州土。
董卓本身善骑射,又有健侠名,今又掌兵,遂为羌胡所畏。
在州兵马掾的任上他干得不错,又以”六郡良家子”的身份被征为羽林郎。
继而,凉州汉阳的羌人叛变,朝廷令凉州三明之一的中郎将张奂统兵击讨。
张奂是凉州人,听说过董卓的才武和他在羌人里的威望,遂举荐他为军司马。
从军击叛羌,破之,董卓因功被拜郎中。
一为郎官,身价大不同,从此走上了升迁的快车道,
稍迁西域戊己校尉,犯了错被免职。
再又被征召,为并州刺史,继为河东太守,。
董卓从出仕到现在,其人生轨迹有三个重要的转折。
一个是被征为羽林郎,到了洛阳,从此有机会面见洛阳城中的达官显贵,机会无数,
一个是回到凉州、以军司马的职务协助张奂平定叛羌。
如果没有前者,他的名声将会限于边郡,就算被张奂举荐估计也当不了军司马。
如果没有后者,如果他一直在洛阳或者了其它州郡,离开凉州这个土生土长的地方,他恐怕也难以发展自家的军事力量。
可以说,董卓现在麾下的人,大多是在他为凉州兵马掾和攻打汉阳叛羌时招揽到的。
第三,前不久被拜为东中郎将,持天子节,代卢植讨击张角。
这本来是一个董卓翻身的机会,不过他失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