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认同@程毅南强调认知失调的解释。
如@胡汇泉说的,小时候我也遇到过在街边搞促销卖那种相机的小贩,那时觉得天下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事情呢,那也太简单了吧,小学生都能完成。要知道在那个年代一个小孩子能获得这么一个相机,在小伙们面前就如一个少先队员突然变成一个土豪那么风光啊!!!
不过自己那时也没钱,不能也不敢尝试。在那里看了一下午,后来我发现很多人都是写到四分之一或者一半甚至差几个数字的时候写错,最后真正能顺利完成的人寥寥无几。天真无邪的我在心里嘲笑他们怎么那么笨,那么容易的事情都会做不到。
现在想想,当你亲自去写的时候,要完成真的没有那么容易!!!!
如果真是认知失调,请问,第一,街边摆摊卖这种没有品牌相机的小贩,他需要建立什么品牌形象来让你觉得他的商品好?当你拿这个相机回家(不管是自己买的还是过关拿到的)之后他就消失去别的地方,无论你怎样说服自己觉得这个相机怎样好,都不关这个小贩的事了。
第二,我再强调一次,真的很难完成!!!失败的居多,那失败之后掏钱买回家,用认知失调的理论该怎么解释?觉得这个相机是因为自己的无聊行为犯了这种低级错误然后掏钱买单,买回去之后反而会更加觉得这个商品更加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商家的目的不在于让你免费拿回家然后说服自己觉得这个商品好,而是知道你在写的过程中出错的概率大,最后乖乖掏钱买他的商品。
这种现象其实用普通心理学关于注意的基础理论就可以解释了:
先解释下什么叫”注意”,彭聃龄的《普通心理学》中对“注意”的定义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这里强调两个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在我上面说的例子中,就是把注意力指向和集中在写数字上,就是你的当前任务。
那为什么会容易出错呢?首先“注意”分为”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不随意注意就是事先没有目的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比如学生在教室里听课时,突然一个人闯进来,大家不约而同地把视线转向那个人。
随意注意,就比如我现在在写回答,还有上例中写的数字,都是你主动而且有目的地进行的任务。
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分析为什么会出错?那就要了解可以影响到注意的因素。
一个人的随意注意,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这里我主要说有关本题中的,就是兴趣和人格的因素:有趣的事情容易引起注意,而且集中注意的时间长,而无趣的事情,会让人分散注意。很明显,当你在写这些枯燥无聊的数字的时候,很多时候会让你分散注意。
另外,一个意志薄弱、害怕困难的人,很难有良好的随意注意。能被这种活动吸引的人,我觉得很多都是属于意志薄弱禁不起诱惑的人吧。害怕困难的人,也容易被这种简单的游戏吸引过去。
再者,注意还有一个特点,叫注意动摇,也叫注意的起伏。如图:
当我们注视这个棱台框架时,我们时而觉得小方框平面位于前方,大方框平面位于后方;时而又觉得小方框平面位于后方,而大方框平面位于前方。这种反复的变化就是由于注意的起伏造成的。有人测出,注意起伏(即每一次起伏)的时间平均为8秒~12秒。
回到本题中,从1写到600,假如是12秒一次,每秒写一个数字,那就是要经历50次不出错的情况。在这种机械重复的写数字任务中,你的注意力很难一直保持下去。
即使不限时间,但觉得这个任务实在太枯燥无聊简单了,要是不能一口气或尽快写完的话,恐怕在众人面前被嘲笑(这个也是商家在大庭广众之下搞这个活动的原因之一),所以就想快点完成,写着写着就走神了,然后写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