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80年,此时正是清朝康熙十九年间。冬季,天寒地冻。
这日大雪纷飞,甘露寺佛殿,主持正在敲木鱼带领僧人打坐诵经。
关于木鱼,唐代僧人怀海禅师在《敕修百丈清规》中记载:“木鱼,相传云:鱼昼夜常醒,刻木像形击之,所以警昏惰也。”
禅林用之,意义有三:警策之意,去除昏沉掉举,精进用功办道;忏悔业障,亲近三宝,听闻正法,如理修行;寻求善知识,鱼声敲响时,佛菩萨、善知识,应鱼声而显现,得到佛菩萨、善知识加持之意。
圆形木鱼呈团鱼形,腹部中空,头部正中开口,尾部盘绕,其状昂首缩尾,背部呈斜坡形,两侧三角形,底部椭圆;敲击的木制锤,锤头橄榄形。只听敲之有声,声音清脆,速度均匀一致。
中途小钟击鸣,众人停止诵经,纷纷出门迎接贵客。原来这日来了几位宫廷妃子,祈福上香。
不久,妃子上完香,准备离去。没人注意到一旁的木鱼从头部正中开口处飘出了一缕似烟雾状的气体,跟在了几位妃子身后。
妃子坐上了轿子,往回走。这气体一路跟着轿子到了紫禁城。在皇宫城门处停了下来,没有继续跟着,而是向着街市方向飘去。
此时已到傍晚时分,天色在白雪的衬托下显得依然很亮。只见这气体飘到一处无人的路口处,突然幻化成一名年轻女子。
这女子穿着打扮和举止投足间与寻常女子一样,只是额间多了一个红点,模样俏丽娇气,多了一些与世无争的纯净气质。
成人形后的女子穿着单薄,身上并无配戴御寒的披风,好像并不觉得冷,孤零零的站在路中,眼神好奇的四处张望,又被飘落的雪吸引,伸出手去接落下的雪花。
“何人挡了道!”身后一声呵斥打断了女子的动作。
女子转身望去,一辆马车停了下来,车夫顿了顿又说道:“你是什么人,还不快让开,别挡了大人的去路!”
女子听后并无要让开的意思,自顾自的继续玩雪。
车夫急了:“我说你是听不懂人话还是装聋啊?”便要下车赶人。
“外面发生何事?”马车后面车厢里传来平静的男人声音。
紧接着布幔被掀开,只见车厢里坐着一位年轻男子,穿着一身绣着麒麟纹样的玉白色衣袍。样貌俊朗,掀起布幔的胳膊搭在腿上,身子微微前倾,肩上披着黑色毛绒披风。嘴角浅浅的一抹笑意,略带一副玩世不恭的表情。
男子透过飘雪,见正前方一名女子,穿着单薄,身上和头发上都落满了白雪,并不时地用手去接雪把玩。
这大冬天的,下这么厚的大雪,别人恨不得钻进棉被窝里不出来,冷清的街道上几乎见不到行人。
男子显然被眼前的女子吸引了,饶有兴趣的观望了起来。
车夫礼貌的弓着身子对男子说:“大人,我这就去叫她让开。”
男子听了摆了摆手,示意不必了。
“姑娘,你不冷吗?”男子终于好奇的开了口。
女子转身望向男子,男子这才看清了容貌,顿时觉得眼前一亮,这女子长得清新脱俗,好似不是凡人般。额间的红点不像是胭脂水粉涂抹,更像是原生长,让人记忆深刻。
女子顶着满头的白雪一脸天真的问男子:“你是谁啊?”
车夫见状,赶紧上前大声介绍:“他可是当今皇上御前一等侍卫,官职正三品,满清大才子纳兰容若大人!你挡了大人的道,还如此无礼!”
原来,此男子正是当今年轻有为的才子纳兰容若。
容若见车夫如此,赶紧厉声制止:“对一个姑娘家,不得无礼!”车夫这才退了回来。
“纳兰容若……”女子看向容若,纯净的眼眸里透着一丝天真。
“这冰天雪地的,你为何独自在这里,穿得如此单薄,不冷吗?”容若有些不解,但还是很君子风度的提出了建议:“敢问姑娘尊姓大名,家住哪里,需要我们送你回去吗?”
女子听了摇了摇头,微微皱了皱眉头:“我叫木鱼,家住寺庙,可是我不想回去了,整天呆在那里听着一群和尚念经,太枯燥乏味了。”
容若觉得眼前的女子有点不可思议,对她更加好奇了:“你看着…不像是出家人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