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惊风因为内伤的事挂了免战牌,使得关注他的人都有点意外。
他在公开场合的战斗早就被有心人分析了,发现这个年轻人似乎特别喜欢走钢丝冒险,小小年纪金钟罩的关级似乎很高。而且能够合理利用优势,从来不和人游斗,从而避免了因为练习金钟罩而带来的必然身形笨拙。
招数去繁从简,似乎有些生涩;从招数看不出其路数。目前已经使用过铁枪,木剑,木刀,招式没有什么特色,都是江湖大路。
然而大家为什么关注他,因为五战对手没有一个庸手,他却用江湖中最大路的武术五战全胜。
这样的一个矛盾集结的少年突然受了内伤,而且从他交往密切的人来的侧面消息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自己练功出了岔子,或者,谢家下了黑手?
自从确认林惊风有内伤之后,第一伍的人有意无意之间开始结队行动,虽然林惊风自己觉得这么做没什么意义,但是他不会傻到说出来;心底里对同窗的关照还是存了一点感激。
一旦时间自由,林惊风就请大家到听涛院吃喝。冰雪融化,河溪解冻,听涛院内已经能听到院外峡流的淙淙水声。林惊风甚至在铸号那边利用简单的溪流设计了水车来敲打铁器。
辰月最后一个戊土日来临,这一日玄字房第一伍结队来了藏经阁,林惊风抱了一堆射术秘籍过来。
众人已经习惯了他这种习惯,也知道他借的都容易借到:太基础了,没人会借,都是大家十岁之前接受的知识和教育。
胖子奇怪的问林惊风:
“你小时候在干什么,说你不行吧,把那些老院生打得都趴下了;说你行吧,这些基础东西你一个也不懂,看得津津有味。”
林惊风如实说道:“我现在就是小时候啊。”
胖子给了个白眼:“小娃娃哪个能像你这么一柱擎天的!”
唐六艺和孙未央同时给了小胖子一巴掌。
“天才的世界你们不懂,不错,你们是经过各种锻炼淘汰脱颖而出的天才,可是我就是你们这群天才中的天才啊。”
“我小时候,除了吃饭睡觉,就是拼命的保命,身体不允许练武,也没时间练武。我母亲说我出生的时候先天不足差点没命,说我身材矮小跟这也有关系。”
众人见过他入院的时候,十三岁犹如八九岁孩童的身材,此时听他说的平淡朴实,心底却同时一酸。
孙文在一年时间之内对林惊风的熏陶与锻炼除了兵法之外,主要集中在枪,弓与马。
林惊风十多岁还没有习练过任何武功,正是一张白纸。由的兵圣打下最为坚实、当代最正确的基础与方向。然而时间紧急,学的是囫囵吞枣,教的是生教硬灌;好在师徒二人俱是聪明绝顶之辈。
此刻林惊风枪术框架已成,对于其他的兵器的加深了解,从而更加深刻理解大枪对战其他兵器。
这是个水磨功夫,不能一蹴而就,哪怕于识海中的模拟,也不能无中生有,需要对战经验来提供参考和模板,不能急在一时。
这时候就开始了射术的了解与练习。不同于枪术的千变万化,弓箭术的两个关键点,第一是弓箭本身的质量,第二就是射手配合弓箭后的射速、准度,与极限距离。
一个弓箭手,射的比敌人远,又比敌人准,还比敌人快,敌人就比你死的快稳准。
争强好胜的本质在一寸长一寸强。再长的兵器,不过两丈,然而射的最近的软弓,都能射出去二十丈远。一个没有练过任何内功的成人男女,都能用合适的大弓轻易射出去五十丈远,但是不经长久锻炼,难以保证准度与持久。
经过训练合格的帝国弓兵,用一石(简单点,一石就一百斤吧)标准步弓能够在五十丈的范围内保证基本准确率,在三十丈内保证完全的准确率,能够在一百丈的范围保证有杀伤力。不论准度的远抛能够达到达到一百二十十丈。标准骑弓距离相应的下降四成。弓兵中的精英可用到一百五十斤的长弓。
帝国的将军们内功大大拓展了力气的极限,在江湖上往往是一流高手的将军们,兵器大多都是纯铁的。
为了应对武器挥动后的动能稳定发挥,大部分将军们的长武器在十五斤到三十斤之间。其中勇猛的将军们,比如四猛八大锤,虽然短柄的锤比长柄好控制一些,但是帝国之内也没有几个可以轻易用到六十斤以上的大锤做武器的。
毕竟,再重的武器,也要砸到敌人身上才有用。在你举着大锤向敌人砸去的时候,敌人重只四斤的长枪已经捅了你四个来回,那就不是四猛八大锤,而是蠢死八大锤了。死后还会被当作反面教材拿到武备学堂被鞭尸百年,直到下一个更蠢的出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