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无人烟的土地上,留存着先辈数千年来的智慧,等待着人们的挖掘,但在探索的路途上还需要一个指引。
人类顺着青藤爬越高山,却又看见另一座,乘着轻舟漂过一个长河,却又在转弯出又来一条。
迷途和无边无际的困惑似乎阻挠着人们去探索这片土地。
我们不知道该如何进入那里,它好像不允许人们侵犯,但我们知道进入那里之前应该是缺少了一个东西。
叫做“钥匙”!
阿拉斯特山的东南部,一股股春风不断地敲打一座神庙,似乎在呼唤着谁的到来。
这里荒无人烟,仅留下的痕迹也只是建庙时巨石扫过的地面。
这座神庙不大,只有一余亩的面积可能是冰山一角,也可能是当时还没修建完。它的顶部是穹形,上方的弧面刻着被风化的符号,无论以何种角度去辨识都不知道是它们透露出什么信息,大概只有之前生活在这里土著人民才能懂。
神庙有十六个石柱支撑,每个间隔五米。石柱年久不维护,已经残破不堪但依旧能挺住整个庙宇。透过已经泛起铜绿的大门,这里的石像不见当年的神采,大大小小的耸立在内室的周围,时间的流逝让我们无法辨认出它们是什么样子,只有轮廓让我们知道这是一个人或者其他物种,至少是个生物。
春风终于敲开了它的里屋,镂空的窗户让得以让阳光透过让我们能看清里面的小天地。
一张石桌,一个石凳,一个石床,还有一根石棒不知干嘛用的。
这个被石头覆盖的房间与外面宏伟的风格截然不同,似乎有人居住。
“轰!”一块石板应声倒地。
“终于...是...打开了.......”石板后一个少年穿着布衣,身体上的肌肉从布条中微露出来,双腿呈弓步,两拳紧握向前打出,手上还留有石灰的印子。
“呼!”少年深深呼出一口气,调整了自己身体气息,缓缓地坐在石凳上。
四处张望一番后,他陷入了沉思:当初爷爷告诉我等我打开了这扇大门就可以带我出去玩,可我打开后怎么不见爷爷的身影呢?还有这个庙怎么像是经历了很长时间一样,根据石门后面留下的口粮,可以推断出这才过了一周左右。
“小福子,你就在这里练武,等你能把这扇石门轰开,爷爷就来接你出山,好不好。”回想起爷爷与他离别的场景,不禁鼻子一酸。
太阳伴随着春风渐渐消逝,已是黄昏了,山上的鸟兽也渐渐归巢,阵阵鸣叫,兽吼也“时隐时现”。
算了,先去填饱肚子,连续好几天都在吃大饼,地泉都要被我喝干涸了。
少年站起身来,拍了拍身,慢慢走出了庙宇。
太阳的余晖依旧高挂,像红色的长绫一般。树林都被染上红色等待着变绿时候的来临。
少年踩在树枝上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他一边张望,一边行走。
“修行在于自身,人生百态亦是修行,你驱使身体的每一步都可以是修行,甚至在睡觉时,你呼吸的一张一合也在修行。”爷爷的话语萦绕在少年的脑海中,作为他的启蒙老师,在他5岁的时候便开始要求他修行,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爷爷对他用心良苦,就连吃饭时的饭菜都严格把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