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前的某个夏日傍晚,大潮初退,父子二人在海滩上赶海,他们手持笊篱,从泥沙中扒拉着蛤蜊。
偶尔也会有蛏子窝,那么只需要用自家晾晒的粗海盐撒到排水口上,蛏子便会自投罗网。
夕阳拉长了父子二人的影子,就像一双正在从大海母亲馈赠的碗里夹米饭的筷子一样。
“卫蓝,你确定要选择海洋科学专业吗?我听别人说这个专业很难就业。”
卫蓝随手将一个拇指大小的花蛤用海水冲了冲,丢进自己桶里,迎着夕阳擦了擦额头的细密汗珠。
“爸,地球上三分陆地七分海洋,历经三次工业革命后,我们的陆地已经被开发的差不多了,所以二十一世纪必然是属于海洋的世纪,是蓝色风暴席卷全球的时代!”
十八岁的少年迎着海风,眼睛里满怀憧憬与渴望。
“我想把握这个未来的风口,走进蔚蓝,拥抱蔚蓝,探索蔚蓝。这难道不正是你和妈给我取的名字意义所在吗?”
卫建军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欣慰地笑了,“谁给你取的名字并不重要,你发自内心的选择才重要。还记得你小学时候画的那一副《蔚蓝之梦》,画工虽然不如其他同学,但你们校长还是坚持给了你一等奖。”
卫建军顿了一下,若有所思,“因为蔚蓝之梦并不只是某个人或一个家庭的梦,更是我们牟成县乃至临海市共同的梦……”
卫建军又轻声叹了口气,“你上小学那时候,大家还能从海里捕到许多一米多长的大鲅鱼;如今你要上大学了,我们却只能捕到很少的小鲅鱼。我们这几十年对大海的过度索取,几乎让这个传统产业到了生死边缘……”
“再这样下去的话,每一个靠海吃海的人,但凡有点良心都会觉得自己愧对大海母亲。即便这样,却还有一些休渔季偷鱼、电鱼毒鱼、使用绝户网的,真是断子绝孙的行为……”
卫蓝听着卫建军的抱怨,沉默不语,但一颗种子从那时起已经深埋心中。
哪怕经历了后来的就业不顺、遭人非议、受人冷眼,他依然没有改变初心。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
所以在六年后的又一个夏日,在面对牟成县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大队的上门询问时,卫蓝郑重地点了点头。
“我准备好了。李科长,于哥,我们出发吧!”
汽车在略显狭窄的村子胡同里走得很慢,卫蓝的爸妈则是步行跟在车后,一直送到村口。
“卫蓝,关于你考上事业单位的事情……”老妈有点欲言又止,似乎在询问卫蓝的意见。
卫蓝看着村口那些围坐在一起闲谈的大爷大妈们,立刻就理解了老妈的犹豫,同时也猜到了她心里期待的答案。
“说!光明正大、理直气壮地说!”
卫蓝撂下这句话,桑塔纳发动机轰鸣,一脚油门加速驶离了东卫家村。
这一天的遭遇让卫蓝改变了自己的观念。他也想低调,但现实不允许,要不然还真被人蹬鼻子上脸了。
……
不到半个小时的车程,卫蓝便跟随着李靖和于海来到了那个他并不陌生但又十分陌生的地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