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听太监高喊:“山呼万岁!”
底下众嫔妃皇子、王公贵戚、和尚道士、平民百姓齐刷刷跪了一地。一拜,三叩首,“万岁!”上万人奇呼,气势惊人,声音连洛阳城内也听得见。
二拜,三叩首,“万岁!”
三拜,三叩首,“万万岁!”礼毕,众人起身。
面对此等情景,连空中的东华帝君和中岳大帝也不免生出一丝妒意。人间皇帝只晓得做神仙能长生不老,千百年来,为此趋之若鹜。哪晓得做万年神仙也不如一世帝王的无限荣光。文殊菩萨早已看破名利浮华,对此并无触动,一开始行礼的时候,他就饶有兴致的看着金蝉子如何应付。他知道金蝉子虽然表面不分尊卑,皆待之以礼,实则生性恬淡孤傲,眼里除了佛祖外,几乎没有真正让他入眼的。此刻让他对一位身穿龙袍的凡夫俗子行礼,他肯定一万个不愿意。金蝉子在众人行礼的时候,索性直接盘腿坐在地上。众人频繁的起拜叩首,也没显出他来,倒蒙混过去了。文殊菩萨见他如此,忍不住笑了。
太傅张衍出班,向汉明帝行礼。汉明帝点头,他已钦点张衍主持今天的斗法。张衍走到御座前不远,南面而立,面对上万人,依然从容沉静。今天由他主持,是谁都不会有异议的。身为东汉王朝开国元勋、两朝元老,他功业彪炳、德高望重。更重要的,他是皇帝的授业恩师,地位崇高。虽然早已不问朝政,在府中颐养天年,但威望与日俱增。
他言道:“承蒙圣上恩典,命老夫主持此次道佛两教斗法。老夫躬逢此盛事,能一睹两教神通,真是幸事。”他那一口浑重的嗓音登时令人们有些兴奋的心情平静不少。
“当年圣上亲迎佛经舍利入汉,自此已十几年了。那时老夫已然赋闲在家,平常也是极少出门,对佛教之事也是知之甚少,直到今天才第一次见到众僧。而另一方面,老夫和道教的诸位法师也素无来往。圣上正是瞧着老夫是个局外人,又是个老臣的份上,才让老夫主持这次斗法,因此老夫绝无偏私。倘若有什么疏漏,那也是老糊涂了,还请诸位看在老夫一把年纪的份上,体谅老夫。”
说到这,他仰头看了看天上的圆融融的明月,再看场上无数的火把。一片火光映照下,他觉得今晚这群欲置和尚于绝境的道士们,和这些看热闹的百姓,都巴不得,这火点了这白马寺、烧了和尚。人愈老,心愈软。他不禁对和尚们心生怜悯。从刚刚来到这里开始,他就不住地打量和尚们,见他们个个面善敦厚,浑身透着一股朴实劲。不似那群道士们,有的满眼通红,恨不得将和尚们用大棍赶出玉门关,有的志得意满,仿佛胜券在握。张衍不禁暗自祈望,老天能眷顾这群和尚们。
张衍道:“人老了,喜欢念叨。老夫刚才闲话说得太多了。好,大家都看见了,这里有五座布蒙着的东西。既然大家都来了,也别遮遮掩掩的了,来人,都掀开!”一队兵士分别来到那五座东西下,将布一齐掀开。众人一看,原来是五座用木料堆砌的神坛,西边的两座,没有盛放任何东西。东边的三座,有两座摞着满满木简,均用黄绸捆系,可以看得出,均是年代久远的古籍,另一座供奉着一百多尊神像,有三清四御和诸天神仙。在场不少人都啧啧称叹这些珍品宝物。
张衍唤道:“诸道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