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安王十六年,三家分晋之后,周天子列田和为诸侯,吕齐王国变为田齐,战国七雄正式形成…
同一年深秋,燕国蓟州郡通州府,某处草堂中…
柳平易身穿青色道袍,被师父管和叫过去说话…
“徒儿,为师身体不适,明天尧侯府有喜事,你替为师去一趟…”
柳平易答应一声,回到自己屋内,心中郁闷无比…
柳平易本是一个现代人,去了一次潘家园,被一个假道士忽悠,买了一个八卦玉盘,当晚就穿越了…
莫名其妙就来到战国时期的蓟州郡,成了一个道士…
蓟州郡之前也叫蓟国,由尧帝后人建立的小国,比周王朝建立,还要早八百多年…
周天子分封诸侯,尧帝后人祁家被分封为尧侯,领原属蓟国之地…
春秋时期,蓟国被燕国吞并,蓟州成为燕国国都,尧侯名义上还是诸侯,迁往通州府,已过了一百多年…
如今尧侯祁勤,没有儿子,只有三个女儿,侯不传女,眼看尧侯这个侯位就要消失…
有候门食客献上一策,尧侯招上门女婿,生下儿子,依然可以继承侯位…
祁勤大女儿祁青,二八年纪,刚好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尧侯欲招通州知府的儿子郭景入赘…
尧帝后人尊尧时旧规,婚姻大事,需道士求卦,请示天意…
尧帝时求卦,非周易,用玄易,在整个蓟州,事玄易者,仅余管和一人…
玄易师祖伏天氏,创五行八卦,后人称为玄易,有形而无字,无字天书…
周公文王以玄易为本,二卦相叠,生成六十四卦,每卦著有卦辞,称周易…
孔子为周易各爻批出爻辞,称孔易,易经,为儒家六经之首…
玄易无字天书,千百年来,无人悟道,逐渐没落,只剩下管和一人还在坚持,幸好候门把管和收为食客,每月有些食银,不然,也无法坚持…
柳平易是管和捡来的孤儿,从小跟管和学玄易…
要问无字天书,如何学,管和说,不可言传,只能自悟…
柳平易对着一幅巨大的八卦图,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悟了二十年…
如今已二十有三,二十年都没有悟出一点东西出来,愧对师父,一时想不开,上吊自杀…
被管和发现,及时救下之后,现代人柳平易穿越,死而复生。
草堂三间草房,管和住东屋,柳平易住西屋,屋内只有一床,一桌,一椅…
柳平易回到西屋,坐在椅子上发呆,去侯府算卦,怎么算?
柳平易的脑子里,对玄易,没有任何概念,对周易,孔易倒是知道一些…
现代,基本上找不到五行八卦的图书,只有民间风水生,算命先生,口口相传…
关于周易,孔易的书籍很多,柳平易看过一些,也很好奇,所以,才会被假道士忽悠,买了这个八卦玉盘…
第二天上午,柳平易来到尧侯府,候府管事见来的是一个年轻道士,有些不解…
“管和道长呢?为何不见…”
“家师今日身体有恙,不能前来,遣弟子代劳…”
“哦…原来是管道长高足,失礼,失礼,请跟我来…”
此时,候府院内,已经搭高台,设祭坛…
高台下,尧侯祁勤,通州知府郭守,还有几十个尧族后人,皆为各大家族之族长长老…
辰时已到,柳平易赶鸭子上架,不得不装模作样,走上高台…
先祭天地,再祭尧帝,请天意,烧龟甲…
八卦,和六十四卦,柳平易认得全,卦辞和爻辞也知道些…
龟甲背脊骨连着六条肋骨,火烧一刻钟,中间断开为阴爻,没断开为阳爻…
取出第一个龟甲,一阴下,二阳上,巽卦,第二个龟甲,二阳包阴,离卦…
离上巽下,火风鼎,天意已现,下来该如何理解天意,照天意而为,逢凶化吉…
鼎三足,既是民间炊具,又是庙堂祭具,象征政权稳固…
求事业,鼎三足,代表各方都很强势,互有矛盾,互不妥协之意,局面很稳定,事业稳定上升,大吉…
求生意,鼎三足,代表各方利益不均,意见不一,互不妥协,勾心斗角,凶…
求婚姻,鼎三足,说明二方均很强势,彼此婚姻观矛盾,互不妥协,不能达成共识,凶…
鼎卦由未济变卦而来,未济六三阴,阴变阳,主卦坎,变为巽卦,未济变卦为鼎…
候府大堂,几十人坐着,或站立,偌大的空间,被挤得满满当当…
柳平易坐于下首的一个角落里,听着这几十人议论纷纷…
大致二个意见,以通州知府郭守为代表的意见:
如今天下动荡,尧族势微,应仿效前朝先祖,乱世求存,隐忍为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