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野白和莫兰连忙把他扶了起来。莫兰示意俞野白别再讲得那么煽情,免得刺激俞万裳。可俞野白假装没看见,领着俞万裳又走到村东俞万棠家,指手画脚地讲那天如何藏在树上观察鬼子,如何和莫兰设计杀死两个鬼子救出两位少奶奶等讲了一遍,还给他看了藏在粮仓里的长枪、手雷和鬼子军服。最后,走到村南看见旱沟里鬼子的尸体时,再也容不得俞万裳不信。当他看见不远处高高隆起的坟冢和墓碑时,忍不住跪在地上两膝着地一步一步地蹭到坟前失声大哭,那哭声倒是真切,让一旁的俞野白和莫兰也不由自主地跪在后面跟着一起哭了起来。
一旁的车夫倒是懂事,见状连忙从车上拿出白布给俞万裳系在腰上,又给了俞野白和莫兰一人一条,随后拿出贡品、香、烧纸等物,蹲在坟前忙了起来。
断断续续哭了估摸将近半个时辰,俞野白感觉也差不多了,便起身走到俞万裳身边小声说道:“二爷,人死不能复生,您节哀吧!俞家还有很多事等着您操持呢。”说完便拉俞万裳。
俞万裳也真的哭累了,借势站了起来,又回身拉起莫兰,满眼通红地说道:“孩子,委屈你了。”
莫兰没有想到俞万裳会说这么一句,原本已经平复的心情,一下子又伤感起来,禁不住“哇”的一声大哭起来。俞野白和俞万裳二人见状,赶紧连哄带劝了半天才算止住。
见二人情绪都基本稳定下来,俞野白提出想就此告别,要带莫兰去找游击队,不成想却被俞万裳拦住。
“俞家遭此大难,要不是你二人冒死替俞家报了仇,恐怕这八十六口九泉之下也难瞑目,我也没脸再见列祖列宗。你们是我俞家的大恩人,请无论如何受我一拜。”俞万裳说完就对着二人拱手深深鞠了一躬。俩人连忙谦让,却见这次俞万裳倒是真诚。
随后俞万裳说道:“我有个不情之请,不知道两位是否同意。”没等俞野白和莫兰问,就听俞万裳接着说道:“我俞家从四百多年前就传下祖训,与倭贼鬼子势不两立。如今鬼子又与我俞家结下血海深仇,我更是恨不得食其肉、饮其血!你们要去找游击队打鬼子,我自然高兴。不过,据我了解,游击队一向神出鬼没,恐怕你们还没等找到游击队,就被伪军先盯上了。我想,不如先留在县城,暂做安顿,慢慢打听游击队的消息,等有了下落再做打算不迟。”
俞野白和莫兰一听,也有道理,两人相视一下,继续听俞万裳说下去:“我的家人都已被鬼子害死,我现在已经是孤苦伶仃一人,如果你们不嫌弃,我想收你们做义子、义女。”俞万裳一口气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俞野白一听,这刚出来个便宜大舅哥,又多出个义父。不过人家说的真切,自己也不能给脸不要啊,于是赶忙受宠若惊地跪在地上一边磕头一边说道:“阿爹在上,请受儿子俞野白一拜!”
莫兰一看,也跟着屈膝纳了个福说:“女儿莫兰见过义父大人。”莫兰不像俞野白那么厚脸皮直接叫阿爹。
俞万裳一看,连忙笑着把两人扶起来说道:“好好好!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大掌柜的在县城有套宅院,一会儿回去让伙计收拾出来,你们就住那儿。不久前刚开了一家万兴饭庄,以后一日三餐让伙计给你们送过去,你们愿意呢,就去店里转转,有事就去忙你们的。”
两人一听,这倒挺好,以后吃的住的都有着落了,连忙道谢。随后三人也不多做停留,中午前后就回到了万兴绸缎庄。进到店里,俞万裳见正好没有客人,便把两个伙计叫来,介绍俞野白和莫兰是刚认下的义子、义女。两个伙计一听,连忙给俩人行礼,嘴里客气地喊着“少爷好!小姐好!”
随后俞万裳又让一个伙计拿了二十块大洋,说是带着二人去认认家门,顺便置办些用具,剩下的钱就留给二人。俞野白和莫兰称谢后,跟着伙计走了。
看着二人离去的背影,俞万裳突然想到,这孤男寡女的住在一起也不合适.可转念又一想,总不能再给他们买处房子。再说,万一俩人真的成了好事,能生下个一男半女,也算俞家有后,我也对得起列祖列宗了。想到这里,轻轻叹了口气,转身进了店。
路上,伙计介绍自己叫阿成,在店里干了三年了。阿成话不多,俞野白不问他也不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