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扬名网络
***
因上一章节被屏蔽,在申诉后被驳回,所以在此章节开头先简单写一下上一章大致节内容。
***
于浩前脚离开,程质彬后脚便找来,随后程质彬有些抓狂,他慢了一步,这些年轻人,37岁当然还年轻。都是心机颇重的人,敏感而又机警,对于过去完全是颠覆式的,亦不能以过去手段对付。
虽然于浩决绝的辞去工作,但小护士依然像他在时那样,将消息发在了他的手机上。
[于医生,这个人有来找你。(图片)]
另一边,于浩看着程质彬的侧脸,心有余悸。还好提前离开,躲开了这个侩子手。如此看来,乔玄是落在警方手里了……这下可被动了。
而这一切要源于一个男人,对于在心理方面野心勃勃的我,是无法拒绝他的提议——
————
我喜欢探究人心,从我有记忆开始……
在于浩未到上学年龄时,就展现与其她孩子不一样的地方,当他们在玩耍时,他默默坐在妈妈身旁,听着她与旁人的话题,尽管听不懂,但好奇心驱使,他想要弄清楚她们在聊什么。
到了小学的年纪,开始接触电影,电视剧,于是那种好奇心,转变为了一种窥探的心理问题。对于电影电视剧中,那些大人的表达与心想不一的问题,开始感兴趣,把这种兴趣带到了现实,他想知道,是否现实中的每个大人也都如此。
年龄继续增长,到了初中,他对于把控人内在的想法已经驾轻就熟,他知道老师想要什么结果,知道怎么操控那些初入叛逆的学生。就像是与生俱来,通过观察,在对方身上细微的变幻中,提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上了高中,他突然接触到了心理学,一种应用于医学领域的科学,他开始疯狂的深入研究。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他了解到了自身的问题,但就像无法看到自己的后脑,解决自身问题需要第三只眼。
随后顺理成章的考入该领域的大学。
他家庭是很富裕的,父亲经营着高档酒店,他却在继承问题上表现出不屑。他追求的,不是简单的物质,而是内在的,满足自身欲往的事物。
他出国了,继续深造心理学,在这个时期,他接触到了[线控木偶],一种控制目标行为的手法。
当他回国,他的父亲去世,他却没流一滴泪。他对待生老病死有着绝对理性的看法,而这做法招致了亲朋好友的怒骂。
其实他非常清楚,他的心理问题,已经相当严重,他却不制止,仍由这种问题扩大。
参加工作,他开始对名利看重,发表论文,出版图书,一心扑在临床,他对各种疑难心理问题提出了多种治疗方案,而让他名声大噪的,是他对[线控木偶]手法的运用。
通过陷阱式的欺骗、引导,强行耕种一个[暗示]在他们的脑海里,改变他们对先前事物的认知,或者把他们的注意力转向别处。
这种日子没多久,一个神秘男人便找来,邀请他加入一项伟大的事业。
“你仅仅是满足揭露个人的内心吗?你揭露之后呢?满足你独有的癖好后呢?
要不要揭露一个更大的?同时揭露数十万人,或数百万人的内心。想想看,那是多么前所未有的震撼。”
这个家伙有病,他很偏执,反、社、会,自大。
偏执不是固执,偏执是对他人,对社会或事情,产生错误的认知和观念,这种人极度自负,有着严重的暴力倾向。
反、社、会自不必多说,那就是个炸弹。自大,听听他说的话,什么样的自信可以让他说出那样的话。
然而不得不承认,那是具有煽动性的,因为我也有病。
于是认识了乔玄,而在这时发生牛旺自杀,郝哲在监狱,于浩利用线控木偶的手法,让两名罪犯对他施加影响,最终让他自杀。整个行动是非常完美的,一队金家国没有查出任何线索。
乔玄在先前对程质彬说过,没人可以控制他,所以他一直表现的很失控,于是于浩用了线控木偶手法,来对他约束。要知道,他注定是被抛弃的,所以迟早要对他这样做,
而后就是罗冬案,牵扯出一系列的问题。
那笔毒贩的钱,是被他们拿的,但是具体到谁手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