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村看上去比较的大,从村头到晒谷场大概就有四、五十户人家了。晒谷场一般会在村子的中央,方便村里的人都过来晒稻谷,所以这个村大概有百来户,按一户五口人来算,有五百多人,算是大村庄了。
迎面一群人围了过来,为首的是一位步入古稀之年的老人,背有些佝偻,一手杵着一根拐杖,另一手被一个女子搀扶着。之所以说是女子,是因为黄萧帆也不能确定这是一个女孩还是一位嫁作人妇的妇女,脸蛋不算特别漂亮,但胜在五官精致,身材匀称,即使是站在那里什么都没做,黄萧帆却能感觉到那女子淡定、儒雅的气质。大家闺秀!黄萧帆只能想到这四个字。虽然疑惑这么偏僻的村庄,怎么能养育出这么一朵美丽的水仙花,黄萧帆还是赶紧翻身下马,拱手抱拳。
“你们是从哪里吃了败仗的官兵,是哪只部队的就滚回哪里去!我们这里不欢迎你们这些败类!”
没等黄萧帆开口,倒是这个垂垂老者先说话了,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臭骂,搞得黄萧帆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
“哎、哎,你这老头怎么说话来的,信不信老子一刀劈死你。”王二胖可不是什么好脾气,这两天被黄巾军追着跑,又被那些只顾着自己一亩三分地的百姓埋汰了几次,心中早就憋了一肚子火,一听这老头又是这么副德性,差点真就拿刀捅人了。
黄萧帆心里那个狠啊!狠不得好好地踹王二胖两脚!本来黄萧帆想解释一下的,被王二胖这么一吼,好嘛,这下黄泥巴掉裤裆——不是屎也是屎了,人家铁定要把自己几人当作落难的兵匪了。
稳了稳心神,黄萧帆对老人道:“老人家,我们并不是被打散的逃兵,我们是扬州皖县守军。这次来只是告诉你们一声,黄巾乱匪马上就要到了,赶紧带上所有的粮食上山避难去吧!”
“皖县守军?!黄巾乱匪?!所有的粮食?!”扶着老人的女子有些疑惑,忽然像明白了什么,有些责问道:“黄巾乱匪在攻打你们皖县?可黄巾军久攻不下,但粮草已快耗尽,于是出来抢粮。而你们为了避其锋芒,不与其真面决战,就想出了坚壁清野这劳民伤财的法子?”
黄萧帆不得不佩服这个女子,仅仅是从几个词汇就能推断出这么多东西,而且还那么的准确,最最关键的是黄萧帆被当众打脸了,好不尴尬!
“希望各位乡亲理解!无需多久,最多三天就行,前提是村里不能有一粒粮食。”黄萧帆如实回答。
“那如果有实在带不走的粮食呢?”女子继续问道。
“那我会把它们烧掉!”
“竖子敢尔!”这次质问黄萧帆的是连站立都不稳的老人。
“老人家,您姓李吧,那我就叫您一声李大爷了。李大爷,其实我刚刚还没说完,烧掉的粮草我们会记录在册,等到黄巾军被击溃,你们来我们皖县领也可以,我们帮你们送过来也行!”黄萧帆还是一脸和煦的解释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