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只是一个普通人,从小就比较内向,也没几个朋友。
上学时就喜欢,小学三年级时就借了西游记来看,一本西游记看完,印象最深的却是背下了心经,习惯了无事时就默念几遍。
后来又看了水浒传,对梁山好汉没有恶意,却也没有好感。
小说报纸看得很多,却是只会看不会写,成绩也一直不上不下的,父母对此严禁他再看小说,为此还曾烧过几本书。
工作后,工资自主分配,自由了的黄瓜买了不少的各式各样的书籍,每本书都翻来覆去看过几遍后,才舍得放到书架上。
这样过了几年,书存了不少,钱却没有存下。
幸好九十年代末,所在的几十线小城镇里也有了电脑,在公司的电脑上学会了基本操作,隔了二年自己配了台电脑,专门用来看小说。
每隔一段时间就到电脑市场去看看有没有新的小说光盘,买了不少来看。终于工资可以有剩余的了。
几十年来因为工作空闲时间很多,养成喜欢的习惯.从小时候看的西游记、水浒传等中国古代十大小说。
到大一些看的情深深雨蒙蒙等琼瑶系列,再到金庸、梁羽生、古龙的武侠,温瑞安的四大名捕系列、黄易的黄色科幻、马荣成的风云、网络时代各种新式小说、中间还掺杂着看过不少外国的名著。
二十多年来各类书籍、新闻看下来之后,这几年到遇到了一个尴尬局面,闲暇时间从来不变。
各种类型,各种流派的小说却是越来越发现流于形式,像数学公式一样,都有共通的、固定的套路,没有新意,连很多语言都已经相同,实在看不下去。
转而开始学习国学,其中尤为喜欢易经,不去探索易理,专门研究预测方面。
九十年代气功热的时候,就已经学习过梅花易数。为同事,自己也测过几卦,还真蒙对了十之八九。
现在多了十几年的阅历,再回头看同一本书,同一段文字,认识确实大不同。只是昨天晚上做的这个梦记得太清楚了些。
在家里混到八点收拾着上班去了。
工作了无新意,每天都是那些事,都是那么的有闲。虽然这段时间专心的在看周易,不过为了换换脑子,同时还间杂着看些历史,时政新闻这些。
胡思乱想的混过去半天,午休后,睁开眼睛,四周全是木板围就,身下还有些微微摇晃。
公司里的宿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六面全是白灰抹面。现在看到的却是六面全是木板搭成,自己躺在木床上,居然还遮有半透明纱帐。
这种时候要闭上眼,默念心经十遍,再看就会发现这是幻觉。
黄瓜认真的念了十遍心经,再次环顾的时候,纱帐还在,木板还在,头枕着一个硬硬的东西,肯定不是自己的羽绒枕头。
这是穿越了,原来昨天那个梦的应期不是和数加倍,而是减半。
掀起身上盖着的丝绸,盖得少,气候温暖。
地板还是有些摇晃,这是在船上,一艘比较大的船。
起身的时候,就有二个小姑娘从门外跑进来,跑字不恰当,应该用急趋进来合适些,因为她们看着很从容不迫,速度却是很快。
黄瓜看着这二个挽着丫髻穿着汉服的少女,纵使有几十年阅历打底,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心肝却是真真的惊到了。
比方才知道自己已经穿越的事实还觉得吃惊。那二人到了床前,双双叉手道:“皇上!万福!”。
一个又说:“皇上醒了,可要进水?”。另一个双手捧了个白瓷如玉的杯子,里面有八九分满的热水,黄瓜慢慢的接过来,慢慢的喝了下去。
说话那个少女这时候已经捧了湿巾,要上前来抹脸,黄瓜用手势阻止,自己接过来慢慢的抹了又抹,只差把脸皮搓下来。
这边在慢慢的洗脸,这边二个小姑娘在想,平时皇上洗脸都是抹一把就是,从没像今天这样认真过。
黄瓜这样想:自己这是身在什么地方?看着自己这小手小身板的,看来年龄不大,要怎样才能不引人注意的打探到消息?
明显这二个小姑娘就是自己的贴身丫环,先要知道她们的名字才行。看来自己在这里地位不低,被称作皇上,就不知是不是地球上的中华故国了?。
慢慢的把毛巾递过去,口中说道:“才醒来,有些迷糊,现在是什么时辰?你们都叫什么名字?怎么一时就想不起来?”
左边这个开口道:“回皇上,现在才交未时,奴叫莲花,她叫荷花”。
黄瓜想着:得了,这就是同一种花,很好记。
莲花高一些瓜子脸,荷花稍矮一些娃娃脸,很容易辩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