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本身就在制作局里呆过很长时间了,看到只要一个八岁幼童就能上弦发矢。这在以前是要三十人上弦,发矢还需要身强力壮,体力过人的壮汉才行的。这个滑轮组全部装备上了后,床弩将会是元贼骑兵最大的克星。这个竹筒装沙,他一眼就看明白了,皇帝那里是想装沙子,实际上是准备装上火药的,这样的箭矢若是真能在敌阵中爆炸,确实是一件神兵,无论是对步兵还是骑兵都没有区别。
理解了这些,对于皇帝接下来的吩咐就配合默契。先是指挥自己手下的工匠们一些人做一根长约三尺粗比中指的捻子,皇帝认为太粗,要求只需要有筷子尖那么细一根就行,不过要用能防水的油纸包裹,外边还要细细的緾上棉线这样做出来还是有小指头那么粗细了。
先试了一下三尺一根捻子能烧上十二个刹那。赵昺把这种捻子就做导火绳,刘清和工匠们都觉得这个很贴切的。做导火绳的同时,那边的药筒也在做,赵昺还是让工匠们先用油纸包裹住火药,外面也包裹一层麻布,做成一个长约一米拳头粗的大药柱子。先把药柱小心的装入竹筒,再用小石子填满竹筒,尾部用块木板挡住,用了一根总长一尺半的导火绳,埋入药柱约有三寸,尾部露出竹筒。然后才小心的把箭头装上去。
这次试射赵昺命令所有工匠都退出十丈以外,刘清知道这个有危险,不敢让皇帝试射,坚决请求自己来试射。他和一个工匠先是上好弦,装好箭,点燃导火绳,然后才击发。这支箭矢比刚才那些装有沙子的轻了不少,很快就插入山崖之中,又等了一会,一声炸响,看着那山崖晃了晃,冒出一股浓烟,看得到四周的树木在漱漱发抖。十丈外的工匠们吓得面色发白,不停的颤抖。
赵昺笑着说:“这才像是朕的炮仗,朕要去看看,这炮仗威力如何?”带头向那山崖走去。到了近前,硝烟散去,山崖上有一个五尺大小,三尺深的坑,周围树木的树皮里面嵌入了不少的石子。数百人都咂舌称奇,想着若是这个在人群中爆炸,周围丈许不会有一个活人。
看到这个威力,赵昺与自己以前见过的火箭弹比较了下,这个装药量还要多些,威力及不上人家的一成,不过暂时在这个时代应该算是不错的了。这样想着,回头赵昺又是吩咐:“对后加入的火药工匠们全部造册,每人也是赏银五两。”
又对刘清说道:“你看这个,说着捡起被炸出来的,另外一些箭矢的箭头,若是能够把这钉子部分改进下,能不能用铁钉然后穿个火廉,这么一撞,就会发火,导火绳都可以不用了。”刘清恍然大悟:“臣这就去改。”
赵昺笑着说:“虽然急,也不争这会,现在都去吃饭。大家一起去,朕今天要与民同食。”一边走,一边吩咐侍卫,将今天这里守护起来,不准闲杂人等进入。
吃过午饭,稍歇息了会,又做了一个,对着更远处的一个山崖发射。结果没能到达目标就掉在地上,又等了大约六七个刹那,才听到一声巨响。那边树丛里山摇地动一般。这次众人皆沉着不少,都在议论这个声音好大,比雷声还吓人。却是没有一个人再觉得害怕。
大家又一起走到那个地方去,看到地下有一个深一尺多,方圆五尺左右的坑,在坑边有一棵一尺粗细的树被炸倒在地,方圆一丈左右的地皮像被犁过一样。小石子最远打到六丈处的一棵大树里。
赵昺对刘清说道:“这个火药全是粉末,还是不太好,还有很大的硫磺味。朕这里有一天授予配方私下与你,称量之时,你一人为之,合药才可以交给他们去做。无论成功与否,皆要保守秘密。”刘清赶紧道:“臣定亲手去做,对任何人皆不说。”
赵昺贴耳告诉了刘清后世火药的标准配方,以及制作火药颗粒的办法。看看午时已过,赵昺忙着对众人说道:“朕要回去给太后请安了。箭头准备换做铁制或者粗陶制成如何?箭筒暂时就用竹子的就行。各位继续试验,明天下午朕还会再来。今日之事诸位不得与外人说起,若有官员问话,让他们来找朕。”又留下几个侍卫在这里守着。自己忙忙的下山去了。
登上太后的船,赵昺进去扑在太后怀里,拱了几拱才安生下来,嘴里吃着糕点,还不忘给太后讲自己上午放的二个大炮仗,当听到这炮仗是用床弩发射,能射入几百步外的山崖里,还炸出一个深三尺方圆五尺的坑,这还是皇帝自己改进的。太后吓得一个劲的拉着皇帝,让他下次再也别去玩这么危险的东西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