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回到自己的行宫,赵昺没忘记去太后那里请安。太后见赵昺脸蛋红红的,闻见满嘴酒气,不禁大为生气。
皇帝如此幼小,谁敢给他酒喝?当即把随身侍候的魏忠贤叫出来,要让人拖出去打。还是赵昺拱在太后身子上去,撒娇半天,才让太后不那么生气。
太后还是严令成年之前不准再饮酒了,还让莲花荷花记好,再有下次,唯她们二人是问,至于魏忠贤,更是早就跪在那里,什么话也不敢说,只是不停的点头。
赵昺让太后屏退左右,就连莲花荷花也让她们退到门外去。这才详细给太后讲了,那些工匠们在这几次战役背后所做的贡献。
大宋的胜利可以说是以他们为基础的,没有他们做出来那些神兵利器,只凭士兵的勇敢是没法在战场上取胜的。
再说大宋士兵的勇敢也是有限的,对这点杨太后也是深有感触的。这些工匠们做了这么多,而自己却不能给他们太大的赏赐,只能这样以示荣耀。
赵昺还说道:“战场之上,光凭匹夫之勇也是不行的,像这几次战斗,元贼无论多么勇猛,多么的不怕死,自己从不让他们接近百米之内,在几百米处就让他们冲不过来,再高的士气,再精锐的士兵,最后也只能送死或者逃跑。
这样的仗,多打几次,元贼的士气自然就会低落下来的,我大宋的士兵,这样的胜仗多打过几次,勇敢和士气这些都会找回来。”然而先进武器的改进,需要这些工匠们不断努力。
喝酒的事情这样就算是解说开了。赵昺对太后说道:“皇儿这些天,独自在外,每天都锻炼身体,背书习字的。母后每天还在坚持锻炼身体没有?”
杨太后笑着道:“本宫每日皆有练习,这一月来确是觉得身体强健多了。本宫还记得皇儿说的,要去各地看看的。”
在太后这里玩耍一阵,才回到自己的寝宫,先默诵一遍今天新学的课文,又习过字后。习惯性的在宫外走了几圈,才洗漱睡下。今晚左相没来,赵昺还有些不习惯。
七月二十七日,王用收到张应科的命令率战舰从惠州回到广州。同时文天祥率三十人从陆路赶到广州,他是收到皇帝的旨意过来的。
在王用初到惠州的时候,文天祥登上船看过战舰上的装备,再看过三千步兵的训练和装备。心中大定,当即就想联合出兵前去攻打潮州,被王用拒绝后,又听说八岁的皇帝亲自带着二百战舰从海路去攻打潮州去了。
甚是着急,又想着直接取了王用的兵权,将他的这些士兵全部掌握在手,然后再去攻打潮州。
在文天祥心里,唆都可是一位足智多谋的将领,自己在他手里,落得了损兵折将,只孤身一人逃了出来。皇帝此去,毫无胜算,自己要快些取得兵权,争取早点到达潮州,才有可能挽狂澜于即倒,至少也要把皇帝带回来。
只是王用却对皇帝此去,信心百倍,说陛下亲征,所有夷狄,皆会望风而逃,有些许顽抗的,必将在陛下兵威所指之下,灰飞烟灭,没有丝毫反抗之力。
更是详细的把雷州之战和港江之战的详情,细细的说那这个当朝右相听。
文天祥却是越听越觉得,这是平常文人常用的春秋笔法,当不得真。最后逼得王用拿出皇帝的圣旨,里面明确的命令文天祥在潮州之战前,只能稳守惠州,同时王用及所属战舰步兵皆只需听令于张应科,任何人不得擅权。
忧心忡忡的文天祥天天在惠州城里长吁短叹,想派了人手往潮州方向刺探。只是两地相隔五百里,从陆路翻山越岭的过去千里都不止。
只好派人到广州去守着,注意打探消息。对惠州当地民生,他并不多做干预,只是派人修整城墙、道路。放开山禁、河禁,除了二人合抱的巨木不准砍伐外,其余并无所禁,入城只是检查有无违禁,不收取入城费。鼓励山民入城交易,一时之间惠州城内比往年还要热闹许多。
有闲之时,文天祥常常去看看王用的战舰和士兵。发现王用的士兵跟自己的手下不同,自己手下的士兵是五天才点名一次。
而王用的士兵,皆是天天点名训练,从早到晚,所有士兵都在将领的率领下,有做不完的事。每天在营里摸爬滚打的,那些士兵也令行禁止,难怪那些兵一看就是精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