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为了让士兵识字,特地从士子中选派了教员,进入军队。
当朝廷安定下来,所有的军队都回到驻地后。
两广之行的军功也全都颁布下来,各队士兵们都轮流休假完毕。
再次回到军营的时候,军中的训练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高潮。
每日里,全军都有早操。
上、下午是各种的休能训练,以及阵势练习。
晚上是固定不变的,识字练习。
军中的学习是严肃的。
每个士兵都有一个上好的作业本。
每天教员都会教上十个字。
士兵们不但要将这十字认识,记牢。
还要能用这十个字组词、造句。
每天晚上教员都会在全队士兵面前,查验作业。
这个让五大三粗,连元军石弹都见过的士兵们烦恼不已。
识字时候是教员们为大,天地君亲师的传统,这些士兵们还是懂的。
每天上、下午的体能训练时,就是士兵们的强项了,这个时候可以任意地超越教员们。
还可以好好嘲笑他们一番。
虽然有可能晚上会被教员们针对。
教员们虽然经过了战场的洗礼,身体素质也不是几天就能提高上去的。
因此虽然他们付出了比士兵们还要多的努力,体能训练时还是及不上那些一直就在打熬气力的汉子们。
朝廷开设免费学堂的消息出来之后。
这些士兵们,一个个的用刚学会的学句,写出一封封的家信。
每封信里面都对家里人有一个要求,让家里所有适龄的兄弟姐妹或者子女们都去学堂。
一定要好好学,认真学,学得不好,小心老子回家打断他的腿。
对于家里的女孩子,也同样要求一定要送她们去学堂。
至于原因,无它!
老子有钱!
每个士兵都骄傲地说,老子现在每个月都有五贯钱的军晌,再也不用家里的小孩们出去赚钱养家了。
军中的汉子们,若是谁说自家的子女没去学堂。
面子上都是下不来的,被大家鄙视的感觉,谁也不愿意体验。
静江府的王道夫,独立面对着大理、夔州路、荆湖北路、荆湖南路四路防御。
同时辖区内羁縻州、县、洞,有一百多个。
这些羁縻州、县、洞,都是不好好管的刺头。
面对这么多不同民族,不同习俗的州、县想要把这些人拧在一起的困难比巡视一遍难多了。
自从横山寨演习之后,外面各路暂时安份下来。
内部各州还是各自为政。
所有朝廷的政令到这些地方,都有折扣,有些根本不会执行。
久而久之,很多朝廷旨意根本就不会往这些羁縻州、县、洞传送。
这回皇帝圣旨下来,要求各州县举办免费学堂,这本来就不是自已这个武官的事情。
但是皇帝却特旨要求自己来办,并且给了每个学堂每年五百贯的补贴。
想到手下有二十二个属州和三个属军,王道夫的头就疼起来了。
最关健的是自己在这二十五个州、县、军的官员根本不熟。
不得不写信给左相求援,反正广南西路的军政民政左相都是管得着的。
左相倒是很快就回信了,让他先试着在每一个属州、属军先办上一座免费学堂试试。
先在各州县里找乡绅们免费借一座院子,办一个学堂。
或者修一座简单能遮雨的房子,办一个学堂。
最主要的是招生一定要多招。
只要有人愿意读就全都招进来。
先生若是不够,自己这边给他派些军中教员过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