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岁饱经风雨的汉子笔直的站在药柜前,满脸通红。
幸好莫家药铺一向是以救人为先的,便免了余下的药费。
那赵叔叔也是个怪人,竟连一句感谢的话都不说,揣着药转头就走了。
自那以后,每逢早上,药铺开门便能看到门脚下放着一些野味,山鸡,兔子,每天都有。
莫离心里明白,却也不点破,只偷偷的每次给赵师傅减免一些药费,一来二去的,那赵师傅也有所发觉,对莫离很是感激。
但每每当莫离询问赵师傅姓名时,他像不愿意提起似得,摆摆手道;“就叫我老赵吧,名字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莫离觉得叫老赵太随意了些,就改叫赵师傅,聊得久了,才知道赵师傅原来还有个军官的身份,世事无常。
莫离也是过来人,对赵师傅就多了几分关注,常常去赵师傅的面摊吃面,实际是给赵婆婆看病,如果要让赵师傅去药铺请人,那便要算作出诊了,面摊收入有限,又能付得起几次诊费呢。
紫苏想到此,越发觉得这世上没有几个人比得上莫哥哥,那些占山为王的军阀头子,哪一个不是尽使些强盗手段,欺负老百姓。
这样一对比越发衬托出莫离的好来。
这边紫苏心里反复想着莫离的好。那边莫离突然停下步子,刚转身,紫苏就那么的额头就那么直直的撞进莫离的胸膛里。
鼻尖是满满的药草香味。
“你这丫头,又在想什么心事呢?”莫离看着紫苏从脖子红到耳根,倒觉得有趣。
“赶紧走吧,晚了赵师傅要收摊啦”紫苏抬脚就走。
莫离笑道“是谁说吃够了赵师傅家的面的?这会儿到是又急着去了?”
紫苏不说话,闷头走在前面,耳边总觉得响着莫离似有若无的笑声,甩甩脑袋,却是怎么赶也赶不走。
两个人一前一后,没多久就走到了面摊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