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是这样,再苦再累,夫妻共同努力,就有可期的未来,就可以为一个家撑起一片天。
这一刻,爷爷奶奶就可以为襁褓中沙哑啼哭的婴儿撑起了一片天。
爷爷也没多说什么,停住了推行的驾车子,转身向襁褓走去。奶奶这一刻也是会心一笑,默契的挽上这个可以依靠、可以信赖、有些粗糙的臂膀。
就这样,我多了一个小姑姑,父亲三兄弟也多了一个可人的小妹妹。
回去的路上,爷爷拉扯驾车子在薄薄的雪地里默默前行。深一脚,浅一脚的,好似走的很安稳一样。
奶奶也是抱着襁褓,安坐在车上。隐隐可见,爷爷来时穿着的军绿大棉袄下,一只小小的手,紧攥住奶奶的食指。小家伙喝下了奶奶返程时特意买的热豆浆,就这么攥着,紧紧的攥着,睡的安翔。
雪下了一路,三个小时后,快到家时,路面已经有了两三寸厚的积雪。一路上,爷爷奶奶的青丝已染成了银色,雪花不曾有一片落在襁褓,冬风也没找到可钻进去的漏洞。
到了村前时,奶奶开玩笑似的回头看看爷爷问道,“到家后,娘又该说你傻了,平时就不精明,这咋捡回来一个拖油瓶…”虽然奶奶说的随意,却也好像意有所指。
“不会的。”爷爷平和的回答到。不知道他是真愣,还是真没有听出来。但是这平时多遭调侃的木讷性格,确是让奶奶心里高兴、踏实。
这就是我的小姑姑,十年见不曾短了她什么,三个哥哥也是很喜欢她、护着她,逢年过节有啥好吃的,也都紧着她、让着她。
就是瘦瘦的,调皮了些。奶奶经常骂她吃那么多好的都浪费了,下次不给她吃了。不管能不能吓唬住小姑娘。
如果说小姑姑是幸福的,那就得对比我妈她们那边一大家子了。
直看当下,也是挺热闹的。
姥爷在一个县属的国营农场上班,不长在家,家里主要是姥姥和太姥姥操持。我妈呢,正巧也是家里老大,到今年生我时,刚好24岁。下面还有,二姨22岁刚出嫁不久。大舅21岁刚结婚不久。三姨20岁、二舅19岁,四姨17岁、五姨16岁、小姨13岁。
好吧,我承认,有点小任性,但在那个年代,好像还挺正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