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咬金正跟小天兴高采烈的说着,突然船头一震,传来一片骚乱声,小天赶快和程咬金走上船头。
夜色中,数十名唐军士兵手举火把大声对着海面大声呵斥着,一排弓箭手,箭在弦上对准黑暗的海面上的一艘小帆船。原先想逃跑的小帆船被唐军的大船逼停了下来,两个船夫被弓箭手瞄准着慢慢把小船靠在大船旁边。
小天这才看清,小船上共有三人,其中一个已经被唐军的箭只射穿了胸膛,浑身是血的躺在船舱,另外两个跪在木板上哆哆嗦嗦。待小船被大船绑定后,连同尸体,三人被押上唐军的大船。小天看他们的装束不像大唐渔民的打扮,果然剩下的两个人跪倒在地一个劲的磕头,嘴里用唐军听不懂的语言不住的求饶。程咬金的战船上有精通百济语言的通译,但他也不知道他俩说的什么话。毕竟看过好多日本动画片和电影,小天确一下明白了这两个人说的是日本话。
他惊讶的对程咬金说:“此乃东瀛细作。”
程咬金脸色一惊,“大战在即,此等东瀛细作不顾风高浪急,趁黑连夜避过我水军盘查渡海,其中必定有重要军情。好在我去接你,出其不意逮了个正着。给我搜身,艘船,切莫放过蛛丝马迹。”
果然,在唐军士兵的仔细搜查下,在被射死的人身上找到一封盖着火漆印的信,在小船的夹板中间还找到一个带着日文的虎符。在船舱中,小天沿着信封的缝隙,用缝衣针蘸水一点一点挑开了信封。面对满满的日文,虽然间接陆续出现少许汉字,小天看的也是一筹莫展。
月儿轻轻的走到小天身后,接过信件开始阅读起来,程咬金惊呆的下吧都快掉了下来。在月儿读过一遍信件之后,脸色立刻严肃起来,她随即对跪在船头的两个日本渔民打扮的人盘问起来。听到有人能讲东瀛语,两个渔民立刻哭诉着叽里咕噜讲了一大堆,随即拼命的磕头。月儿让唐军把二人分开又个别盘问了半天后,确定无误后才让唐军把二人押下去。
月儿随后和小天跟程咬金汇报,“这艘船是从倭国九州要到往百济周流城,船中被箭射死者乃是倭国天智天皇宫内亲随,那两个只是普通渔民。此信乃是倭国天智天皇写给百济新王扶余丰和倭国水军将领朴市田来津的亲笔信函。信中曰:因唐军水师封锁周留城外白江口海域,虽我援助百济战船已达千艘,但不及唐军水师船高甲厚。令其暂且不得与唐军水师海战,固守陆上周留城。天智天皇已令救国大将庐原君臣,修新战船200余艘,健儿万五余众,将十五日后跨海而至,令百济倭国首领朴市田来津十五日后出海接应。书信上写明了具体的联络旗号等,适时合兵一处共破唐军。”
听完月儿的翻译,小天和程咬金脸色都严峻起来。
程咬金说道:“那倭国先后增援百济共计三次,已达战船千余艘。倾举国精锐42000余人,加上百济残军2万于众,兵力近乎7万于众。如今我大唐水军17000,路上万五,加上新罗一万余兵力,总共不到5万于众。陆上攻势尚且顺利,但已显吃力。这半月后若倭国再遣万五余兵力,此战危矣。此信事关重大,我等速速回水师帅部禀报元帅决断。”
程咬金下令加快行船。小天暗暗沉思着:在日本年史《记》中确实有记载天智天皇准备派出救国大将庐原君臣率领的第四批15000人援军到百济。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没了下文。在白江口海战失败的打击下,百济王逃往高句丽,余部全部归降,百济国彻底灭亡。白江口海战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侵入朝鲜半岛的野心,日本天智天皇深恐唐军进攻本土,自公元664年开始,在国内耗费巨资,修筑了4道防线,此后日本调整对外政策,向唐朝臣服,开始以大唐为师,谋求自强。直到1592年,丰臣秀吉侵略朝鲜,近一千年间日本未敢再对中国叫板。但是根据现在来看,情况不容乐观。
本身日本水师就采取拒不海战的战略,如果再得到精锐兵力补充的话,那大唐灭百济之战的战局将被改写。朝鲜半岛会形成新的格局,日本也会在朝鲜半岛立足。臣服大唐的新罗将会被百济,倭寇联军灭国,历史的轨迹会发生变化。自己一定要阻止这件事发生,万幸的是程咬金来接自己截获了这封至关重要的书信,让自己有回旋的余地,小天努力思考着下一步的办法。
天色渐明,大船来到了白江口外海的齐州岛上,这里是刘仁轨大唐水师的基地。在微微泛起的晨光中,小天也不禁被眼前壮观的景象惊呆了。海港处停泊着密密麻麻的和程咬金乘坐的一样的大船,一眼望去看不到头。足足近200多艘,间杂着数十艘小的新罗战船,战船上旌旗招展,刀枪林立。而且这些战船的成色都很新。
程咬金站在船头叹口气道:“这些都是太宗皇帝呕心沥血大力打造的新船,比原先我大唐水师的船足足大了一倍有余,战船数量也多了数倍。太宗皇帝为此可是煞费苦心,原想御驾亲征,乘风破浪亲自踏破百济。只可惜壮志未酬,不能亲眼看到此番景象了。”
小天也不由得叹气,好个盖世英雄李世民,即使在你命运的最后还依然有此雄心壮志。那就让我来帮你完成你的遗志吧,以慰你在天之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