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队长的命令下,许多长筒的高倍望远镜被架上了雪龙号的前方和后方的高处,战士们在严寒中坚守着外部岗位。雪龙号在浮冰中继续向前,又行驶了一天后,浮冰开始结成一片,雪龙号在艰难的破冰过程中缓慢向前。
浮冰越来越厚,海水已经不见了踪影,整个世界变成了白茫茫一片。太阳即使已经落下了地平线,但是四周依旧是如同下午4点多的样子,始终是亮着的。小天明白,这是南极的白昼。为了防止雪盲症,每个人都戴上了厚厚的雪地墨镜,随着冰层越来越厚,雪龙号的几个发动机全部开动了,但速度仍然是很慢,丝毫还没有见到高大冰棚的影子。终于,雪龙号被厚厚的冰层阻挡住了,再也不能前进分毫。
“情况看来要比我们预计的复杂,看来只能到这里了。”队长淡淡的说着。
吴少将点点头指着海图上说:“我们距离目标冰棚上的x点,也就是陈助理在看到落海的推土机的位置,直线距离是120海里,我建议在风速下降到4级以下时先出动直升机进行侦查。”
队长同意的说道:“好。你留守这里指挥,我亲自执行侦查任务。”
吴少将沉思着点点头,“那你要多加小心,时刻保持通讯畅通。”
随着升降机把直升机从底舱升上了甲板,队长,方东和李进跨入了驾驶舱。小天不解为什么自己不能参与侦查任务,队长笑着说:“你是我们的最后屏障,当然不能用在首发。”
当气象员挥舞下手中的旗帜,直升机旋转着升上了天空,转而消失在被风卷起的雪尘当中。小天拉着婉儿赶快跑到了通讯室,胖子带着耳机正盯着几个大屏幕。队长的声音在扬声器中传来,“目前情况一切正常,我方向冰棚出发。”
胖子盯着几个屏幕几种颜色上生成的各种波纹曲线解释道:“这架飞机上集成了我们先进的声纳探测系统,它可以根据回波生成冰层的结构,冰层和海水比土壤和岩石更容易产生回波,相对探测比较容易些。”胖子指着上面的数据说:“从飞行过的区域来看,冰层是在逐渐加厚的,从队长出发时的2米左右的冰层,现在已经到了3米多厚的区域,而且越接近原先的冰棚海岸线,冰层会越厚。”
“能实时传回直升机上面的图像吗?”小天问道。
胖子摇摇头,“直升机上面携带的发射功率不够,大数据没法传送,我们只能等待直升机回来分析录像资料了。”
小天无可奈何的和胖子一起注视着屏幕曲线和颜色的变化,一开始队长还有和雪龙号保持通话,但在队长汇报接近冰棚,天空出现了极光之后,扬声器里就变成了嘈杂的电流声,屏幕上的波纹也变得杂乱无章。
“队长,队长。”小天在麦克风中大声呼叫着,但除了电流声听不到队长的回答。胖子飞快的敲击着键盘,试图解析清楚的信号,但也只是又听到无法辨明的说话声不久,随后嘈杂声覆盖了一切。
胖子无奈的说道:“我们和直升机失去了联络。”
“直升机出事了吗?”小天着急的问。
“那倒不一定,”胖子乐观的说:“我们以前的南极科考队证实过这一现象,极地超强的太阳风会对通讯造成严重的干扰,目前情况还属于正常范围之内,只要直升机没有遇上臭氧黑洞的情况下,这种气候条件不算危险,我相信直升机目前的状况是安全的,只是暂时无法通讯罢了。”
“臭氧黑洞?”小天担心的问道。
胖子点点头,“在极低地区臭氧黑洞是非常可怕的杀手,而且他更容易出现在空气稀薄的地方,所以在南极和北极地区发生频率最多。”
唉,胖子叹口气,“这也是现代工业文明造成的后果之一。”
小天知道臭氧黑洞的危害,他祈祷队长千万不要遇到臭氧黑洞。胖子看着屏幕说道:“在队长最后一次通话接近冰棚海岸线时,声纳探测海域的冰层达到了15米之厚,显示冰棚的高度达到了300多米,将近300多米高的冰棚是多么的壮观啊。”
小天点点头说道,“嗯,我见过科学杂志上的照片,确实非常壮观,希望队长能平安回来。”
在焦急的等待中,冰面上的风力逐渐加强了,天色也开始暗了下来。小天到了驾驶室,这里的通讯和胖子所在的通讯室是同步的,吴少将也在船舱中焦急不安的垛着步,烟灰缸里已经有七八根烟头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