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师傅,怎么样,我们这回做的还可以吧?”李越搓着手,瞪着一对小眼睛,满怀期待地说道,嘴角已经开始上扬了。
“嗯,可以”连师傅声音没有一丝波澜。
这一瞬间,据程由甲观察,李越的表情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本来因为第一次“独立”完成领导安排的任务而满怀期待等着被夸奖,没想到领导连抬眼看她一下都没有,只是很平淡地回答了这样一声。
程由甲不知道李越到底对这份夸奖抱了多大的期待,但是李越的瞬间冷脸,和以后对连师傅态度的变化,真的很让程由甲意外。
其实在程由甲看来,这次布置的做资料这件事,真的太小了…本身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不说,自己两个也就才来一个月左右,两个新人,哪怕是真的做出什么比较大的事情,也难以因为一件事就让领导对他们刮目相看。这一点,程由甲的父亲在电话里跟他说过:“不要因为一时、一事就下结论,事情的发展是长远的,变化的。不要因为别人对你一时的态度、一件事情的评价就得意或者失落,别人也不会因为你做的一点小事就马上给你贴一个标签,当然,能把事情做好的情况下,尽量做好,领导对你的好印象和坏印象,都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好印象多了,自然你在领导心里的分量就越来越重,交给你的任务也会越来越多,对你越来越信任,坏印象同样如此…所以不要急于求成,放平心态,踏踏实实做事就好了”。
上班之初,程由甲他爸就跟他约好,每隔一段时间电话沟通一次,没事唠唠家常,有事就聊聊工作上的疑惑,他爸拍着胸脯跟他说:“我这么多年经验,不管对错,总能让你小子在迷茫的时候有一点思考的方向的,放心,老子总不会坑儿子。”
这样的话,其实在程由甲刚上大学的时候就有过一次,当时程由甲这个“没出过窝的小鸡仔”,上大学的时候才是第一次真正独立生活,高中之前都没有住过宿,所以上学的时候他爸妈拎了两大包行李,甚至到男生宿舍帮他铺好床铺才走。临分别的时候他爸给他说了两句话,一是出门身上多带点钱,找不见路了可以打车回学校;二就是没事给家里打打电话,遇见什么情况了家里也能及时帮助。
说实在,程家的管教,很有特色,用程由甲自己的话来说,是阶段性的。比如在他上18岁之前,他在家里基本上是没有话语权的,大人谈话,他可以在旁边听,但是绝对不允许发表意见;等到他上大学之后,Uw.kanshum家里有什么事情,他爸妈商量完了之后,会再跟他说家里现在遇到了什么事情,问他的看法,其实他爸妈已经有了定论,只是看他的思路是怎样,会不会全面思考;现在他也步入了社会,有些事就给他解释的更直白,让他的思路更清晰。
比如他来做这份工作,拒绝掉BJ的工作之后,他就在家里学起了驾照,而他接到连师傅的电话时,刚好准备去考试,他就在电话里问连师傅:“我能不能晚两天到?这两天正准备科目二的考试,我能不能考完这一项再去找您报到?”
“你自己看吧,正好这两天有招人的需求,我们还联系的几个年轻人,可能你过几天过来的话,指标刚好满了”
思索之后,他觉得工作比驾照长远,因为一个合适的工作不一定能随时等着自己,但是考驾照是在自己控制范围内的,想定之后他跟家里去说,家里也就同意了他的决定。
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思维模式也在不断完善,面对一件事情的发生,他会尽可能保持冷静,在自己的思考能力范围内,尽量地多方位思考,不至于偏激。
反观李越的状态,就有一些差了。
当然,当时的程由甲并没有想到那么多,只是听到连师傅没有提出什么质疑之后,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他只怕因为检点不到位出什么岔子,毕竟连师傅交代的事情,他刚来一个月,也不想给领导留下什么不好的印象。
可他没想到,刚躲过这一“劫”,马上他就遇到了一件让他很气愤的事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