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俊卿躺在摇椅上考虑了半天,这才对胡庭洪诉说道:“大人,如果属下所料不错的话,应该就是那个组织了!”
“那个组织?”
胡庭洪有些疑惑,可就在他想要追问的时候,瞬间,他似乎想起了什么,立刻被吓得到退几步,紧接着脸色苍白的说出了三个字:“锦衣卫?”
看着胡庭洪被吓得倒退的样子,戴俊卿也是焦虑不已,这三个字让他们的内心无比沉重。
但凡是和锦衣卫挂上边儿的人,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活人,另外一种就是死人。
而根据他们所听说的有关于锦衣卫的事情,能从他们手里活着的人,少之又少,基本上锦衣卫一出,必定是血流成河,要么是抄家要么是灭族。
“不……不会吧?这么偏远的小县城,也会有锦衣卫的耳目存在?”
胡庭洪不敢相信,这确实让他难以相信。
要知道流云县那可是大明边陲附近最穷的一个县,很多人在考中举人之后,都不想来边锤当知县,因为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有敌人进攻,那么流云县首当其冲就会有灭顶之灾。
但有坏处也会有好处,毕竟利和弊是共存的。
流云县虽然是边陲小县,可也是和各国通商最容易的一个县。
毕竟,在没有战争的时候,各国的商人都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进入大明境内进行通商。
可是由于战争的不确定性,很少会有大明的商人来这里和各国的商人进行通商。
于是乎,流云县本地的商人就兴盛了起来,正所谓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其他人看这里是坟地,而在一些胆大的商人眼里,这里就是天堂,这里就是财神爷的老家。
可谓是遍地是黄金。
只要稍微有一点脑子,就可以赚得盆满钵满。
胡庭洪和戴俊卿两个人就是靠着通商和官商勾结,这才发了家,买了大宅子和娶了几十房小妾。
这样的幸福生活,他们可还没有享受够呢,如果真的是锦衣卫把消息传出去的,那他们除了投靠敌国之外,就只有原地等死了。
不过原地等死是万万不可能的,能活着为什么不活着呢?
更何况他们积攒了这么多的财富,岂能说扔掉就扔掉?
朝廷派来的官员不可怕,花点钱疏通一下就会过去,但是锦衣卫……
“俊卿,如果真的是锦衣卫把消息传出去的,那么我们的县衙和府里面,也应该会有他们的人存在,这样下去不行,这样下去无论我们做什么,都会毫无保留的被监视,与其这样,还不如早早的准备。”
“上次那个古蒙国的使者,不是对我们许诺了吗?只要我们不抵抗的打开城门,放他们的军队进城,他们就会饶我们一命,甚至还会让我们到他们的国家,去做一个富甲一方的商人。”
戴俊卿听到胡庭洪所说的这番话,心里面不知道为什么有点难受。
如果真的打开城门放敌国军队进城,那可就意味着叛国了,投敌叛国,那可是要诛九族的,他戴俊卿可不想这么早死,但是问题又来了,投敌叛国是死,原地等待也是死,他们抵抗不了敌国军队,更加抵抗不了锦衣卫的杀戮。
胡庭洪想要投敌叛国的举动,是正常人的正常表现。
但他还不想这样,因为他知道,就算投敌叛国去了敌国,下场也不一定会好,说不定会狡兔死走狗烹,毕竟和敌人讲诚信,那是最愚蠢的。
他不愚蠢,甚至还很聪明,所以他一定要想一个既可以不用死,又可以一举成名的办法。
“大人,古蒙国人所说的话不能尽信,要知道我们一旦去了古蒙国,那可就如同粘板上的鱼,任他们宰割了。”
“可是,如果我们不去古蒙国,那我们就只有原地等死了。”
“那也不一定!”
“哦,难道你还有办法?如果你有的话,那就快说吧,现在时间可就是生命啊!”
戴俊卿闭上眼睛想了想,锦衣卫把消息传出去的目的,应该是为了安抚民心,让朝廷派来的官员,可以光明正大的把他们判决,然后给灾民们一个交代,这样一来,一可以稳住灾民,二还可以把他们贪污的钱,搜出来之后买粮食,然后赈济灾民。
毕竟国库也不是很富裕的,如果这个时候能抓住一些贪官污吏的把柄,然后抄家收没财产,一来可以充盈国库,二来还可以安抚民心,此等一箭四雕的办法,大明从开国以来一直是这样干的。
否则国库怎么可能还会有余钱给灾民买粮食呢?
可就算他想明白了锦衣卫的目的,没有想出来解救他们的办法,那也是徒劳无功的。
“办法………办法……”
戴俊卿就这么一直闭着眼睛想着。
“哎,有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