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章,不用看。
你就当是写十大盛世,又不是盛世王朝。
今天有事,所以没更新。
明天更新。
…………
文景之治是指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
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到处都是一片荒凉的景象。汉高祖及其后的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灭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和劳役等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文景时期,提倡节俭,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发展。随着生产力日渐得到恢复并且迅速发展,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稳定富裕的景象。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汉朝的物质基础亦大大增强,是中华文明迈入帝国时代后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一个伟大时代,同时也是为后来汉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的养精蓄锐时期。
由于秦末农民战争和四年楚汉之争,社会动荡不安,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致使西汉初年社会经济非常贫困。史书上记载:老百姓无法在田地上生产,到处是饥荒,发生了人吃人的现象,百姓死者过半。那时连皇帝也坐不上四匹纯一色的马拉的车子,将相们只能坐牛车。面对着这种形势汉高祖刘邦采用休养生息之宽松政策治理天下,让士兵复员归家,豁免其徭役,重农抑商,恢复了残破的社会经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恢复和发展君主专制社会经济成为巩固统治的当务之急。
汉高祖死后,汉廷经过一段的动荡,爆发了诸吕之乱,丞相陈平,太尉周勃与朱虚侯刘章等宗室大臣共诛诸吕,迎立刘恒为帝,史称为汉文帝,朝政逐步稳定下来。其后汉景帝刘启即位,汉高祖及其后的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灭的教训,采取了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措施,减轻农民的徭役和劳役等负担,着力于恢复农业生产,稳定封建统治秩序,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文景时期,提倡节俭,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发展。历来被视为封建社会的“盛世”,史称“文景之治”。
汉初至汉武帝即位的七十年间,文、景二帝仁慈恭俭,笃信黄老,以清静不扰民为政策,海内富庶,国力强盛。为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影响
百姓无内外之徭,得息肩于田亩,天下殷富。在薄税劝农,与民休息的政策指导下,经过文景二帝41年的治理,迎来了西汉前期的太平盛世。
首先是农民负担大大减轻。从汉高祖即位(公元前202年)到汉景帝后元三年(公元前141年),前后共62年间,西汉王朝实行的是中国古代堪称典范的轻徭薄赋政策,农民的负担是最轻的。从文帝十三年(公元前167年)起,又连续免除全国田赋长达11年,在这期间,农民来自农业税的负担没有了,这在封建社会是绝无仅有的。所以,西汉前期七十余年农民负担一直很轻是历史上公认的。
其次是人民富足,社会安定。守闾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外,居官者以为姓号。故人人自爱而重犯法,先行仁义而后绌耻辱焉。当此之时,网疏而民富。”这样的安康和谐社会在中国历史上是少有的。
再次,经济发展,国家财政充实。由于经济得到发展和繁荣,国家财政与建国初相比,出现了天壤之别。如文景时,“太仓有不食之粟,都内有朽贯之钱”。至汉武帝即位时,国家财政又上了新台阶。“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国家财政实力如此雄厚,也是在中国封建社会少见的。
由此可知,西汉以“文景之治”为标志的太平盛世,是通过轻徭薄赋政策取得的。汉初“无为而治”的国策,也不是无所事事、放任自流的“无为”,而是积极“有为”的。那就是为农民建立平静稳定的生产环境,努力把对农民生活生产活动的干扰降低到最小,努力保证农民的劳动得到稳定的报酬。在排除农民生产干扰方面,一是减轻政府对农民的赋役负担,二是打击豪强对农民的侵害;在保证农民收益上,一方面大幅度减免农业税,一方面通过财税政策稳定物价。
太平盛世,国家的财政收入多、富人的收入高不是标志,更重要的是看人民的富足程度,尤其要看农民的富足程度。
…………
武昭宣盛世
武昭宣盛世,是西汉长达90多年的盛世。公元前141年至公元前48年,“汉”政权的三个国家元首刘彻,刘弗陵,刘病已在任时,大汉经济最繁荣,政治最稳固,文化最昌盛,科技最发达,疆域最辽阔,综合国力世界第一,史称“武昭宣盛世。”盛世继承了“文景之治”,后者比前者展示了强大的多的综合国力。
中国西汉时期,并存多个政权,其中有一个代表中国主权的政权叫“汉”。公元前141年3月9日至公元前48年1月10日,“汉”政权的三个国家元首刘彻,刘弗陵,刘病己在任时,“汉”政权的经济最繁荣,政治最稳固,文化最昌盛,科技最发达,疆域最辽阔,综合国力世界第一,史称“武昭宣盛世。”
武昭宣盛世时期的大事年表
公元前138年
8月,闽越围东海国,东海国告急。汉天子遣中大夫庄助持节发会稽郡兵,浮海救之。未至,闽越走,兵还。
公元前135年
2月,闽越国攻南越国。汉天子遣大行王恢将兵出豫章郡、大司农韩安国出会稽郡击之,未到,闽越人杀其王邹郢降,汉兵还。
12月,汉天子以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屯云中郡,中尉程不识为车骑将军屯雁门郡。
公元前134年
7月,汉卫尉李广、中尉程不识军罢,归长安。
公元前133年
7月,汉天子以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大行王恢为将屯将军,太中大夫李息为材官将军,将三十万众屯马邑谷,诱致单于,欲袭击之。单于自将十万骑入塞,觉之,走出。
公元前129年
2月,匈奴入上谷郡,杀略吏民。汉天子以太中大夫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郡,太中大夫公孙敖为骑将军出代郡,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出云中郡,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出雁门郡,各万骑,咸击匈奴。太中大夫卫青至龙城,斩首七百级。卫尉李广、太中大夫公孙敖失师而还,太仆公孙贺无所得。
11月,匈奴盗边,汉天子遣卫尉韩安国屯渔阳郡。
公元前128年
8月,匈奴二万骑入辽西郡,杀辽西郡太守,掠二千余人。入上谷郡、渔阳郡、败渔阳郡太守军千余人,杀略二千余人,围卫尉韩安国。卫尉韩安国与之战,不胜。会燕救至,匈奴略千余人而去。匈奴入雁门郡,杀掠千余人。
9月,汉天子遣车骑将军卫青将三万骑出雁门郡、将军李息出代郡,斩首虏二千级。
10月,汉天子使卫尉韩安国东徙屯右北平郡。
公元前127年
2月,匈奴入上谷郡、渔阳郡,杀略吏民千余人。汉天子遣将军李息出代郡,令车骑将军卫青出云中郡击匈奴,斩首虏五千四百级,收河南地。
公元前126年
5月,匈奴入代郡,杀代郡太守恭友,略千余人。
公元前125年
5月,匈奴入代郡、定襄郡、上郡各三万骑,杀略数千人。匈奴右贤王又入河南地,侵扰朔方郡,杀略人民甚众。
公元前124年
2月,汉天子令车骑将军长平侯卫青将三万余骑出高阙,卫尉平陵侯苏建为游击将军、左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太仆公孙贺为骑将军、代相李蔡为轻车将军各万骑,皆领属车骑将军,俱出朔方郡;大行李息,岸头侯张次公为将军各万余骑,出右北平郡:咸击匈奴。汉军凡斩首虏四千级,获右贤王众男女万五千人,匈奴王十余人。
8月,匈奴万骑入代郡,杀代郡都尉朱英,略千余人。
公元前123年
3月,汉天子遣汉大将军长平侯卫青将中将军合骑侯公孙敖,太仆左将军南峁侯公孙贺,前将军翕侯赵信,卫尉右将军平陵侯苏建,郎中令后将军李广,右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六将军兵十余万骑出定襄郡,击匈奴,斩首三千余级。还,休士马于定襄郡、云中郡、雁门郡。
5月,汉天子遣汉大将军长平侯卫青复将中将军合骑侯公孙敖,太仆左将军南峁侯公孙贺,前将军翕侯赵信,卫尉右将军平陵侯苏建,郎中令后将军李广,右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六将军出定襄郡、云中郡、雁门郡,击匈奴,大克获,斩首虏万六千级。前将军翕侯赵信军败,降匈奴。卫尉右将军平陵侯苏建军没,独身脱还。
公元前122年
6月,匈奴万余骑入上谷郡,杀数百人。
公元前121年
4月,汉天子遣骠骑将军冠军侯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郡,击匈奴,斩首万八千余级,杀匈奴折兰王、卢胡王。
5月,汉天子遣骠骑将军冠军侯霍去病、合骑侯公孙敖出陇西郡、北地郡二千余里,击匈奴,斩首虏三万二百级,斩匈奴速濮王,获稽且王等五王。合骑侯公孙敖后期。匈奴入雁门郡、代郡,杀略数百人。汉天子复遣卫尉博望侯张骞,郎中令李广皆出右北平郡,击匈奴。郎中令李广将四千骑先至,杀匈奴三千余人,亡其军二千人。卫尉博望侯张骞将万骑至,匈奴引兵去。
8月,匈奴混邪王杀休屠王,并将其众合四万余人来降。汉天子遣骠骑将军冠军侯霍去病迎之,斩其欲亡者八千人。
12月,汉天子减陇西郡、北地郡、上郡戍卒半。
公元前120年
8月,匈奴入右北平郡、定襄郡各数万骑,杀略千余人。
公元前119年
5月,汉天子遣大将军长平侯卫青将郎中令前将军李广,太仆左将军南峁侯公孙贺,主爵都尉右将军赵食其,后将军平阳侯曹襄四将军出定襄郡,汉天子复遣骠骑将军冠军侯霍去病出代郡,各将五万骑,步兵数十万,咸击匈奴。大将军长平侯卫青至幕北围单于,斩首万九千级,至赵信城乃还。骠骑将军冠军侯霍去病与左贤王战,斩首虏七万五百级,获匈奴屯头王、韩王等三王,封狼居胥山,禅姑衍,临瀚海乃还。郎中令前将军李广,主爵都尉右将军赵食其皆后期。
公元前112年
3月,汉天子遣韩千秋、缪乐将二千人伐南越。
4月,南越王丞相吕嘉反,杀汉使者及南越王及王太后,遂以兵击韩千秋等,灭之。
5月,匈奴入五原郡,杀太守。汉天子遣兵击之,破之。
8月,汉天子遣卫尉符离侯路博德为伏波将军出桂阳郡、下汇水,主爵都尉杨仆为楼船将军出豫章郡、下横浦,皆将罪人、江淮以南楼船十万人,击南越。
10月,西羌众十万人反,与匈奴通使,攻故安、围狍旱。
11月,汉天子发陇西郡、天水郡、安定郡骑士及中尉,河南郡、河内郡卒十万人,遣将军李息,郎中令徐自为征西羌,平之。
公元前111年
1月,南越国破。汉天子遣中郎将郭昌征西南夷,平之。
8月,东越王邹余善反,攻杀汉将吏。汉天子遣主爵都尉将梁侯杨仆为楼船将军出豫章郡,龙额侯韩说为横海将军、中尉王温舒出会稽郡,咸击东越国。汉天子遣太仆公孙贺为浮沮将军将万五千骑出九原,赵破奴为匈河将军将万余骑出令居,皆二千余里,击匈奴,不见虏而还。
公元前110年
1月,东越国杀其王邹余善降汉。
公元前109年
5月,朝鲜王卫右渠攻杀辽东郡都尉,汉天子乃募天下死罪击朝鲜。
8月,汉天子遣主爵都尉将梁侯杨仆为楼船将军将楼船士五万余,自齐地浮海,左将军荀彘自辽东郡将应募罪人,咸击朝鲜。汉天子遣将军郭昌、中郎将卫广发巴郡、蜀郡兵平西南夷未服者,斩首数万。
公元前108年
7月,朝鲜斩其王卫右渠降汉。
8月,武都郡氐人反,汉天子遣汉兵击定之,令分徙酒泉郡。
9月,汉天子遣赵破奴率轻骑七百人破楼兰、车师。
公元前107年
8月,匈奴寇边,汉天子遣郭昌为拔胡将军屯朔方郡。
公元前105年
4月,益州郡昆明夷反,汉天子赦京师亡命令从军,遣郭昌为拔胡将军将兵击之。
公元前104年
9月,汉天子拜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发属国六千骑及郡国恶少年数万人,以往伐大宛。
公元前103年
7月,李广利兵败,引兵留敦煌郡。
8月,汉天子遣浞野侯赵破奴为浚稽将军将二万骑出朔方郡击匈奴,斩首虏数千人,后匈奴兵八万骑围之,生得浞野侯赵破奴,汉军遂没。匈奴单于谴奇兵攻受降城,不能下,乃寇入边而去。
公元前102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