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贤后】
独孤皇后虽然深度地参与了国家管理,不仅在后宫辅政,还把触角直接伸到了政治前台,亲自参与处理朝政。
但她并无个人野心私欲,而且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堪称母仪天下的贤内助。
开皇初年,突厥和隋朝互市,出售一筐价值八百万钱的明珠。
有人劝独孤皇后买下来,独孤皇后说:“非我所须也。当今戎狄屡寇,将士疲劳,未若以八百万分赏有功者。”
此番言论赢得满朝归心,这为新生的隋杨政权树立了良好的政治形象。
……
“独孤皇后,无愧一代贤后之名,她自已参与朝政,更不反对女子参政,这一点,无比难得啊!毕竟,贤如长孙皇后,自已参政,却会反对女子参政。”
“独孤皇后与杨坚并称二圣,武则天在当皇后时也与李治称二圣,果然,成功的女子总是会有相同之处啊!”
“兄台此言差矣,非是成功的女子总是会有相同之处,而是成功的人总是会有相同之处。”
……
隋文帝杨坚脾气暴躁易怒,陪在身边的独孤皇后也常常充当起他与大臣之间的缓和剂。有人曾诬告大理少卿赵绰,事发后,隋文帝勃然大怒,要处其斩刑。
赵绰认为其按律不当死,隋文帝很不高兴,拂袖退往内宫。赵绰追入宫中又谏。恰好独孤皇后在座,她很赏识赵绰的正直,命人赐给他两金杯酒,饮完后又把金杯一并赐给了他。
隋文帝这时也转怒为喜,接受赵绰意见,同意赦免罪犯死刑,改判革职流放。
不仅如此,虽然独孤皇后对娘家感情很深,又独宠后宫,但自律甚严。
隋朝外戚较少有凭藉私宠飞扬跋扈者,所以也得以保全身名,这与独孤皇后鉴于史迹、矫正其弊端有很大关系。
独孤皇后虽然对她的亲族给予了很多关照,但并不让他们盘踞权势之位。
有一次,大都督崔长仁犯法当斩。一向执法甚严的隋文帝考虑到崔长仁是皇后娘舅家的表兄弟,想赦免他。
独孤皇后闻知,虽然痛心,但依然对丈夫说:“我怎能因亲私之情而置国法于不顾呢?”大义灭亲阻止了丈夫的徇私之举。
独孤皇后对德才兼备的女性极其推崇,南朝才子许善心的母亲范氏品德高尚、才学渊博,好学不辍的独孤皇后特意下诏,令她进宫为自己讲读经典,文帝因此封范氏为永乐郡君。
番州刺史陆让因为贪污下狱,数罪并发当死。他是陆家庶出之子,嫡母冯氏赴朝堂请罪痛斥陆让,又泣涕哀切为庶子送别,替其向皇帝上表求情。
独孤皇后被冯氏的气度感动,为她向隋文帝求情。隋文帝树冯氏为妇女典范,并且发诏书号召天下妇女学习其道德风范,陆让也因其母得免一死。
就这样,独孤皇后一方面积极为隋文帝贡献她的政治才华,另一方面则是牢牢把握尺度,并不违规干政。
俗语云:共患难易,守富贵难。即使亲密如夫妇关系,难免也会被权力所侵蚀异化。
然而,隋文帝夫妇一起掌控至高权力二十多年,彼此间却做到了终生毫无保留相互信任。
【妒由情真】
独孤伽罗在政治上是一位智慧严肃的皇后,生活中对感情的追求却带有鲜卑女子特有的天真炽烈气质。
性忌妾媵是其显著个性,尤其是妒杀尉迟女这件事导致独孤皇后背上了千古第一奇妒之名。
隋文帝和独孤皇后彼此感情非常深厚,文帝为爱妻不置嫔妾、六宫虚设,然而晚年时隋文帝也没克服得了人性弱点。
有次他在仁寿宫遇到了尉迟迥的孙女。当年周宣帝死后,杨坚矫诏辅政,马上引发了三总管起兵,势力最大的尉迟迥差点导致杨坚大业失败。
后来,尉迟迥兵败,他的孙女沦为宫女,长大后颇有美色。抚今追昔,杨坚的内心充满了征服者的豪情,就临幸了她。
这让一生骄傲自信的独孤皇后遭到毁灭性打击。她悲愤交加,盛怒下杀死了尉迟氏。
……
“虽然独孤皇后在性格上善妒,但这却是私德,是因为独孤皇后深爱着杨坚啊!”
“现在的史官,真是越来越令人难以信服了,想想春秋时期太史一家为坚守史实,兄弟三人接连赴死,再看看现在的史官,红颜祸水岂无凭,亡国破家因独孤,记千古第一恶后独孤伽罗,不好好写史,却将个人情感代入史书之中,真是误人子弟。”
“话说独孤皇后杀尉迟氏,真的只是因为杨坚临幸了尉迟氏吗?”
“噢……兄台有何高论?”
“高论不敢当,在下只是以为,杨坚乃是尉迟氏的杀父仇人,尉迟氏从一位世家贵女沦为一个奴仆,完全是杨坚一手造成的,独孤皇后诛杀尉迟氏,只怕更多的是防止尉迟氏迷惑杨坚,祸乱大隋江山。”
“咦……这么一想,好像还真是如此!兄台有见地!”
“不敢当,不敢当,一家之言而已,不足挂齿。”
……
隋文帝一气之下单骑出城,负气出走,最后在左右仆射高熲、杨素的劝解下,隋文帝长叹一声,说:“吾贵为天子,不得自由!”
又调转马头,回到了后宫,独孤皇后也主动谢罪,夫妇俩才和好如初。
虽然在隋文帝看来妾媵只是晚年生活调剂,他对皇后的疼爱和信任从没变过,但却没想到自尊心强烈的独孤皇后内心已经受到重创,从此意颇衰折,心灰意冷。
在废易太子之后,独孤皇后身心逐渐萎靡,生命如风中之烛奄然熄灭。
隋文帝丧妻后枉自痛苦不堪,直到病重时才幡然醒悟和悔恨自责。
独孤皇后强烈自我意识的产生与北朝鲜卑妇女地位相对较高不无关系。
隋文帝是一个人品端方、雄才大略的英雄人物,他的品性才华也赢得了内心高傲的独孤皇后痴情追随。
因此,独孤皇后宁可放弃名声,也要维护自己追求一夫一妻、独占丈夫身心的强烈感情坚贞意愿要求。
从个体的角度看,独孤皇后的妒忌乃是源出于爱情,作为一个女性,独孤皇后这种对真正“一夫一妻”生活的追求和对专一、持久爱情的向往以及对其他同性的忌妒是合情合理的。
……
“独孤皇后,这是一个完美的皇后啊!却在历史上得到了最意料不到的恶评,她这么做究竟是值得还是不值得呢?”
“当然是值得的。心,真能变成石头吗?她所做的这一切,正是因为她深爱着杨坚啊!”
历朝历代时空,无数女子坚定的站在了独孤皇后这一边,认为她的所做所为,极为正确。
……
【爱重一生】
隋文帝杨坚常被贴上惧内标签,但翻开史书可以发现,他是个雄材大略、精明稳健、极具气魄的帝国统治者,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等各个方面都创造了辉煌的帝业。
若不是深爱妻子,若不是真心爱怜,隋文帝何必乖乖受皇后辖制六宫虚设?
少年时就父母双亡、一生荣辱全部系于丈夫杨坚的独孤伽罗,她有什么好怕的呢?
独孤伽罗十四岁出嫁时,父亲独孤信就政斗失败被赐死,家族流散。杨坚发誓无异生之子女,杨坚这是决心爱护伽罗一辈子。
这个誓言的基础是男女之间的纯真爱情,主导权在杨坚,没有任何强制力,执行得如何全看自觉。
而独孤伽罗什么都没有,一切仰仗杨家的保护,她有什么底气去要求?很简单,独孤伽罗能这么理直气壮恃宠而娇,只有一个原因:爱!
……
“上苍仙人说的对,说的好!世上那有什么惧内的皇帝,只有爱妻子的皇帝!”大明时空,明孝宗时代,明孝宗朱祐樘大赞道。
作为严格坚守一夫一妻制的帝王,他是完完全全可以理解杨坚的。
……
她知道杨坚愿意疼她爱她。从性格、喜好、习惯、理想,人生的契合于相逢开始,在相悦中日日地巩固,至死不渝又有何难?
所以说,杨坚夫妻的关系非常浪漫,因为他们有男女间自然纯粹的吸引和爱慕,甜蜜的爱情一直伴随了他们终生。
对杨坚这种深沉严重,虽至亲不敢狎、性威严,外质木而内明敏的理性权威型人来说,他一生都不忍拂爱妻的意,实在是一件让人无法想象的事情。
史书上独孤皇后众多所谓跋扈的事迹结合起来,其实就是意味着杨坚有多无条件地宠爱她。她幸福骄傲得像个女王,是因为她知道杨坚会纵容她心疼她宠着她。
所以早已芳华不再的独孤皇后还可以像个天真任性的少女娇气任性,杨坚偏偏还吃这一套。
独孤伽罗对他那霸道的占有欲,杨坚其实是很陶醉和享受的,他爱的这个女人真的全身心用灵魂在爱他。
……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上苍仙人啊!”
大隋时空,隋文帝时代,隋文帝杨坚心神激汤,几欲热泪盈眶。
想他杨坚一统华夏,再立汉人正统,所作所为都称得上一代千古一帝,若不是真的深爱着独孤伽罗,焉能被独孤伽罗管制一生啊!
……
【相亲相爱】
隋文帝与独孤皇后作为最至尊的皇帝和皇后,帝后像平常夫妇一样常年相顾欣然、同起同居、形影不离,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极其罕见的。
史书上明确记载帝后长期同寝同居的只有隋文帝和独孤皇后、明孝宗和张皇后两对。
……
“什么?除了我,后世之中,还有帝王一生只爱一个人?”
这一刻,大隋时空,隋文帝杨坚惊呆了。
原来他不是一个人,后世还有人和他一样,如他一般可悲……噢不,是深情!
……
【亲定宫制】
隋文帝无限宠溺地纵容着已经三十八岁的皇后作为女人和妻子的小心眼和小心思,没有一个女人可以分走他的身体和气息。
他为爱妻开创了一个历史记录,独孤伽罗是华夏历史上第一个亲自参与制定妇官制度的皇后。
独占夫君的独孤伽罗虽然本身位置就决定了无法改变千年固有的社会规则,时代局限也不可能允许她突破社会环境。
但她不仅不为文帝纳妃,而且在制度上废黜了后宫全部高品嫔妃,而且大大省减员数,并且规定,除了皇后,后宫任何女人不能穿镶绣有雉、翟的礼服。
这些完全是隋文帝对独孤皇后任性的爱怜,它在当时社会环境下是如此不合理,以致隋炀帝不得不在大业年间重新制定了一份妇官制度,后来为唐朝所继承。
……
“嘶,后世帝王,都是如此深情的吗?真是无法想像啊!区区一个女人,有必要这么深情吗?”
大夏时空,大商时空,春秋时空,一位位王上难以置信道。
休说他们无法理解,就是在他们之下的诸侯,卿大夫,士,大小贵族都无法理解!
“恨不能生为独孤皇后,以身替之啊!”
“是啊!如隋文帝杨坚这样的男子才是好丈夫啊!比之隋文帝杨坚,在为夫这方面,唐太宗李世民,永乐大帝朱棣,汉光武帝刘秀,都差的太远了。”
“不错,这才是大好女子该嫁的丈夫啊!”
历朝历代时空中,无数女子在对隋文帝杨坚升起无穷好感的同时,又对独孤皇后升起了无穷的怨念。
既有大作为,又无限度的溺爱妻子的丈夫,真的是千古难寻啊!
……
【六宫虚设】
隋文帝和爱妻独孤伽罗常年六宫虚设,五儿五女皆为皇后所出,夫妻情真意切始终不渝。
隋文帝即位时已四十岁,在这之前,杨坚夫妻间没有任何妾侍存在。
直到开皇末年,他和皇后都近花甲之年时,他才动了一点绮念。
隋文帝性格严正,他终其一生妃嫔不过寥寥数人,而且基本都是在文献皇后死后置办。甚至主要目的还不是为了情欲,只是垂暮老人试图排遣巨大丧偶之痛和孤寡寂寞生活。
纵观独孤伽罗一生,无疑是生活在中国南北朝至隋朝时期的一位杰出女性政治人物,为隋文帝朝政治系统核心人物。
在独孤皇后积极参与和协助下,隋文帝北御突厥、南平陈朝,一统华夏,使得社会安定、国家富强,动荡分裂近四百年的南北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逐步融合发展,从而开启了隋朝盛世。
独孤伽罗不仅在政治作为上可圈可点,其本身也是一位具备鲜明个性的历史人物。
她既有鲜卑女子的英气妩媚、大胆真率,又有汉家女儿的优雅聪慧、柔情体贴,隋文帝杨坚对其可谓言听计从、迷恋终生。
生死相随,夫妻情深,无过于此,隋文帝和独孤皇后可谓创造了华夏帝后生活的奇迹。
【古今十大贤后第六位,大隋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授定颜丹六颗,一颗丹药可令人容颜永驻,保持服下定颜丹之时的容貌。古今十大贤后介绍完毕后可领取。】
“掌权而不贪权,压制外戚,辅佐丈夫,如此贤后竟只是古今十大贤后第六位,这后世之女子竟是如此厉害!”
“是啊,真是不可思议啊!”
“皇后都如此贤德,这后世王朝又该是何等的强大啊!”
……
隋之前的时空中,无数人为独孤皇后的贤德而震撼!
更有无数人越发期待接下来盘点的古今贤后第五位贤后到底是那一位皇后。
在历朝历代时空无数人的期待下,第六段盘点视频在上苍仙榜上缓缓展开。
高祖当年唱大风,江山并未显兴隆。
党同朝野高皇忌,祸入身前戚氏鸣。
颠沛流离人质做,出谋划策王侯穷。
大封吕氏终遗祸,花落花开几日红。
【古今十大贤后第五位:西汉开国皇后汉高后吕雉。】
【所在时空:大秦时空,楚汉时空,大汉汉高祖,汉惠帝时空。】
随着一首气势恢宏的开场诗后,古今十大贤后第六位出现在了众人眼前。
“嘶……怎么会是汉高后吕雉?”
“这种蛇蝎心肠,将戚夫人做成人彘的毒妇,怎能担得起贤德二子,更是能位列古今贤后第五位,她何德何能啊!”
“上苍莫不是弄错了,这吕雉竟也能算做贤后。”
“上苍一定是搞错了,依我看,这吕雉都比不上后世皇后刘娥,如何能位列古今十大贤后第五位?”
……
古今十大贤后第五位是吕雉,这一排名瞬间引起了西汉之后无数时空,无数儒生文人的质疑。
“衰家做为大汉开国皇后,华夏第一位皇后,竟然才排在古今十大贤后第五位?”大汉时空,已经当上太后的吕雉对自已仅仅排在古今十大贤后第五位很是不满。
她做为华夏第一位皇后,竟然不是古今十大贤后第一。
幸好吕雉看不到此时后世时空儒士文人是如何编排她的,否则,非得吐血三升不可。
吕雉认为区区古今十大贤后第五位配不上她,但后世无数时空的儒士文人却认为吕雉连古今十大贤后第十位都配不上。
在无数人的质疑声中,上苍仙榜上,解说视频徐徐展开。
【下嫁刘邦】
吕雉本来随其父吕公住在砀郡单父县,后吕家因躲避仇家迁居沛县。
吕公和沛县县令关系极好,沛县的官员为巴结上司,纷纷前去祝贺吕家乔迁之喜。
主吏萧何负责排定宾客的座次,他叫仆役把贺礼不到一千铜钱的都安排坐在堂下。
亭长刘邦认为沛县诸官吏也没什么了不起,就填上献礼为贺钱一万,其实根本就没带钱来。
……
“嘶!这刘邦果然不愧是能打败霸王项羽,建立四百年大汉的人物,就这份厚脸皮和胆子就不是凡人啊!”
“是啊!身无分文,还敢以贺钱一万的假话去吕家骗吃骗喝,这种行径,只要是个正常人,怕是都做不出来啊!”
“话说吕太公不会就是因为这一点,才将吕雉嫁给刘邦的吧,否则,吕太公就是再会看面相,难不成还真能看出刘邦以后能成为大汉皇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