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义善堂和淮海帮的人员支持,再也没有混混过来恒丰闹事,甚至找到的一些江湖人士,在打听到朱达和赵三儿在背后,也都偃旗息鼓。
毕竟大家都在一条道上,抬头不见低头见,对钱业公会的要求也只是能做就做,不能为了钱业公会而把江湖上两大势力给得罪了。
尤其是义善堂,崛起的很快,又有钱又有人,虽然起家只是在关镇,但很快盖过府城的几大帮会,过了几次招,并没有在义善堂手上捞到好处。
好在义善堂只做客运货运方面,对于其他灰色地带并不涉及,所以在让出小部分利益之后,就默认了义善堂的在整个庐州府的扩张。
如今的义善堂,对于非江湖上的人来说,并没多大概念,包括陆骏也不清楚,他并不关心这些,只知道现在顺丰号在府城发展的很快。
但是对江湖人物来说,提起义善堂,可谓是如雷贯耳。
义善堂包括下面的顺丰号,差不多有上千人了,这在庐州府绝对是一个庞然大物,没有哪家帮会有这么多人。
这其中,光打手就有两三百人,没人敢随便和这般势力结怨。
趟地虎赵三儿的淮海帮是本地的老牌子帮会,虽然规模不大,但在本地也是关系盘结,极有能量的一个人物。
有这两家江湖势力保驾护航,还真没有不开眼的过来寻麻烦了。
不过,官府势力并不怕这些,那小吏依旧带着人过来换钱,而且金额越来越大,大有把恒丰所有银子换光的打算。
徐松最开始还能有轻松的心态,毕竟银子不是恒丰的,但随着兑换的数额越来越大,到现在也不轻松了。
官字两张口,万一到时候官府不认铜钱只认银子该怎么办?毕竟县衙存进来的可是银子。
“东家,现在收到近五千贯钱,我看还是想办法换成银子吧。”徐松把自己的担心说了出来。
本以为陆骏不重视此事,毕竟有着县衙的关系,不想陆骏听了之后认真思考了许久,很认同的点头道:“掌柜的担心有道理,不过现如今整个钱业公会都不会和我们兑换银子。”
“可以和老百姓兑换嘛。”
“老百姓手里能有多少银子可以兑换?”徐松摇头道:“每日还不到十两银子,这万两白银不知要兑换到猴年马月。”
“现在一两库平银子换多少大钱?”
市面上流通的银子有许多种,有官府的库平银,也有各个钱庄的私铸银子,成色不一,所以陆骏都是库平银为标准计算,钱也是同样的道理,是官府发的足额的钱,俗称大钱。
“一两银子换一千零八十枚大钱。”徐松答道。
那小吏用一千枚大钱就能换一两银子,换一两银子就能平白无故得到八十文,十两银子就是八百文,一千两银子,这小吏就能平白挣得八万文钱,也就是八十两银子。
现在钱业公会根本不管,县衙虽然有孙师爷也就是吴县令质问,但小吏手眼通天,对付这个没有根脚的恒丰钱庄根本没有心理负担。
甚至他还暗暗希望恒丰多撑一段时间,这样他就可以多捞一点。
“你按照一两银子兑换一千一百文钱兑换,看有无人过来兑换?”
“东家!”如果有选择,徐松绝对不愿再当恒丰的掌柜,跟着陆骏玩的绝对是心跳,他这般年纪有点玩不起了。
“东家,这样我们岂不是亏得更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