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知县动作很快,当天就发榜,三天后县衙安排在本地最大的酒楼望江楼组织拍卖会,只要缴纳五两银子就可以参加。
孙师爷有找到周弘文,正赶上新的一期报纸要刊印,就把这个消息也刊登在报纸上。随着报纸的发现,整个庐州府老百姓都知道此事。
当然的大多数老百姓对此都是看热闹,毕竟有钱的毕竟是少数人,不过老百姓知道,这次不用自己出银子了,到时候可能出个劳力就好了。
老百姓别的没有,有的是力气,相比之前县里有点工程,老百姓出力又出钱强了许多。
至于让县衙给他们工钱的想法是想也不敢想的。
在老百姓的议论中,三天时间转眼间就过去了,陆骏自然也会过去,一同去的,还有朱达等人。
反正只要交五两银子就可以进去了,这五两银子对他们来说都不叫事。
望江楼上下两层,中间是个天井形状的,来得早可以占个好位,来得晚可能位子都没有。
陆骏本想早点到,不过他和付波正在商量自行车的事情,结果就来晚了。
随着黄包车的流行,陆骏又想着把自行车造出来。不过他知道,想造出现代的自行车是不大可能的,因为他至今还没发现橡胶。
不过可以尽可能的向现代自行车的方向靠拢,能完成到哪一步就到哪一步。
当他把自行车画了出来,付波很是惊叹一番,同时佩服陆骏怎会有这般天才的想法。
不过自行车不比黄包车,按照现代自行车的结构,要比黄包车稍显复杂,不过这难不住付波。
但陆骏要求自行车尽量用铁制造,就难住了付波,把赵铁匠找了过来,对赵铁匠倒没什么难度。
如今他们铁匠公会靠着轴承和弹簧,做的风生水起,不只是供应陆骏的江淮机械制造厂和复兴号的四轮马车,还有其他开始做四轮马车的人,甚至生意开始作到外地了,忙得不亦乐乎。
他们又按照陆骏的意见,把所有人集合起来建了个大工坊,十多号个股东,四五十号人,逐渐有了工厂的样子。
生产时,想达到流水线不太可能,但可以尽可能的分工,增加了不少效率。这样一来,一个月的营业额都要达到一千两银子。
自行车所需要的零件对赵铁匠来说很容易解决,他却还有另一件事:“陆公子,您让俺做的蒸汽机已经做好了,你要不要去看看?”
就这样三人又去看了蒸汽机,经过赵铁匠改良过的蒸汽机,虽然小了很多,却依旧有半间屋子大。而旋转部件都用上了齿轮,气缸的密封性也比普通的好了许多。
当然这台蒸汽机造价也是不菲,算下来要一百两银子。
“这台蒸汽机陆公子准备怎么用?”赵铁匠问道。
陆骏想了想,正巧看到有人在拿铁锤打铁,陆骏就笑道:“你试试用这个代替人工打铁呢?”
“打铁?”赵铁匠有点摸不到头脑。
陆骏没多解释:“你可以试试,如果没什么用处,我可以用在别的地方。”
“公子准备做什么?”
“船!这个不着急。”陆骏见时间也差不多,就准备去望江楼:“你们去不去望江楼?如无他事看个热闹也可。”
“我不去了。”付波摇头道。
“我陪公子一同去。”赵铁匠如今也赚到点钱,倒是想去看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