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线:约4001008000虚年至约4001031000虚年
在4001008000虚年左右,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宇宙。
这个宇宙与之前所说的宇宙都不太一样。
其中既没有成群的星辰,也没有无边的大陆,取而代之的是一块一块的“浮岛”,浮岛之间则是一片深沉的黑暗,常规手段无法穿过。
而若想在浮岛之间来回移动的话,就需要通过浮岛之间天然形成的“桥”,或者是被制造出来的“桥”。
这些浮岛虽然有高有低,但都是有一个“竖直方向”的概念的,即它们“引力”的方向是相同的。
这种由浮岛为主要内容的宇宙,叫做浮岛宇宙,岛之间的“桥”叫做岛桥。
这里没有光,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种波,这种波的波长等性质都是固定的,但是它有另一个独特的性质:密度。而密度的差异,则可以等效模拟出波长的差异。
这个宇宙中的某一个比较小的岛上,生活着一个集合意识——扭虫群。
扭虫群与另一种生物达成了共生的关系,这是一种类似真菌的生物,依靠这个宇宙内的一些矿物生长,叫做“核菌”。
扭虫群给核菌提供生长所需的矿物,核菌则给扭虫群提供源源不断的食物。
这种和谐的共生关系持续了数百虚年,然后扭虫群发现核菌的产出已经不足以供给自身日渐扩大的种群。
而它们所在的浮岛空间太小,物资贫乏,作为核菌食物的矿储备也快要被消耗完了。扭虫群的意识开始变得焦灼。
某一日,某个低级子个体发现了通往其它岛的“桥”,在如墨般的黑暗前方,有一片柔和而突兀的灰色,从这片灰色中望去,可以直接感受到另一个岛传来的“波”。
扭虫群发现,只要穿过这一片灰色,就可以抵达另一片天地,那边有十分丰富的食物储备。
食物危机就这样暂时解决了。
但是食物危机并没有远离,扭虫群的意识比较有远见,预见到了下一次食物危机的到来。
于是扭虫群开始试着寻找新的岛桥,以及......改造核菌。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极端环境诱导变异,这样的话就更有可能得到以其它东西为食物的核菌。
身为一个集合意识,让自己的每一个子个体都吃饱那可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扭虫群探索用的子个体又发现了几个新的浮岛,并展开探索。
这当中有一个浮岛十分巨大,面积是扭虫群一开始浮岛的数百倍,其上生活着一群自由意识有机体文明——烛木文明
没有任何意外,扭虫群和烛木相遇了,烛木的个体没有活动能力,所以扭虫群一开始也没有发现这些长相奇特的东西是生物,只当它是一种当地的自然现象。
但是烛木却一下就认出了扭虫群,并且扭虫群扭曲狰狞的外形给它们带来了难以言明的恐惧。
因此烛木在互相商讨之后决定对完全不知情的扭虫群发动攻击。
无色无味的毒雾扩散了很远,当扭虫群的探索子个体发现不对劲的时候,与主巢“乌拉尔”的联系也刚好被切断。
之前说过,集合意识的主巢大多都有自己的“名字”,其它生物一般在对集合意识表达尊敬的时候会称呼它的名字,更多的时候都是直接喊“主巢”。
身为主巢的乌拉尔对自己的子个体的状态十分关注,当一些子个体的联系被切断时,它就立刻注意到了。
于是派了更多的子个体前往查看。
在逐个排除掉可能之后,乌拉尔最终锁定了烛木,就是这些奇怪的东西针对自己的子个体。
乌拉尔的意识中出现了一种别样的情绪,是“愤怒”吗,又或者是“悲哀”?
无论怎样,它决定要拆了那一片烛木林。
扭虫群内部的分工特化十分的多样,有多种在最初数个集合意识互相吞并的时候就留存下来的战斗子个体。
这些子个体的肢体十分锋利,体表也有坚硬的甲壳,其运动器官也都十分发达。
乌拉尔的每一个虫后都开始大规模地生产战斗子个体,在生产了一些低级战斗子个体后,乌拉尔先让64个低级子个体去烛木那边试探一下。
扭虫群的先遣部队迅速前进,攻击感知内的所有烛木。
烛木的硬度并不低,但对扭虫群的战斗子个体来说无非只是稍微有一点硌得慌,拆起来还是没有难度的。
随着扭虫群的深入,环境中的毒雾对它们的影响越来越大,最终,64个子个体都失去了联系。
对集合意识来说,每一个子个体的牺牲都是为了让族群更加繁盛,这64个子个体的牺牲也是如此,最起码它们让乌拉尔认识到烛木的攻击手段应该十分单一。
为了避免更多不必要的牺牲,乌拉尔对接下来的虫群进行了适应性修饰,从而增强对烛木毒素的抵抗力。
两虚年后......
乌拉尔准备了两千只战斗子个体,其中100只高级,400只中级,1500只低级,按照它的预计,这应该是能够平推整个烛木的战力了。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