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吃完晚饭,等宝成媳妇收拾完饭桌,姥爷让任三省到父母房间玩儿,在把任宝成夫妻叫到了自己房间,然后,从炕柜里掏出一个小包袱。
姥爷拿着小包袱在炕上坐下,让任宝成两口子在炕边跟他对坐着,任宝成两口子知道父亲有话要说,都安静的等着。
姥爷拿过炕头上的大烟袋,点着了抽了几口,才开始跟二人说话:“你们是好孩子,既然你们愿意给我养老送终,我的家底就不自己放着了,放着也没用,你们现在的日子有些艰难,还是给你们拿去用吧。”
说完就把小包袱递给了任宝成,任宝成没接,而是先对着老丈人说:“爹,我们接你来,可不是图你的财产啊,你可别多想。”
姥爷见自己闺女张嘴也想说话,一抬手就阻止了,接着任宝成的话说:
“我没多想,你们也别多想,就是打算给你们的,早给晚给都一样,这里面总共三千块钱,我手里还有些钱,留着哪天赶集我还给我三省买糖吃呢。
当初你们结婚的时候,你妈有病这你们也知道,为给你妈治病,我手里的钱全用了,这三千是你妈自己私藏的,她临走前都给我了,这几年我也没用,都在这。”
任宝成听了一愣,他其实一直知道老丈人没钱,当初丈母娘是病逝的,而且病倒在炕上好几年,当初没有好的医疗条件,这场大病医治多年,家里怎么可能还会有钱。
丈母娘有病的事,前前后后任宝成都清楚,想当初两口子经人介绍处对象那会儿,他还在部队里,复原一回来两人就结了婚,结婚半年后老丈母娘才去世的,那么急着结婚也是为了让丈母娘放心,总算是看着女儿出嫁了。
姥爷开始慢慢跟小两口说起曾经的往事,任三省正是调皮的岁数,在一个地方待不住,就偷偷躲在外屋听几人聊天,姥爷说了有两三个小时,前因后果任三省也都偷听到了。
那是从解放前说起,到姥爷今天提起已经有五十几年了,当初老家这里连年的天灾人祸,人们都没办法生存了,因此,三省姥爷两口子跟着许多乡亲们一起下了关东。
姥爷仗着自己有铁匠的手艺,在东北生活了二十来年,不管是日本鬼子打进来那会儿,还是全国解放以后,两口子一直都老老实实的过日子。
姥爷在东北开铁匠铺,东北军、鬼子、国军、解放军,基本上谁的活都给干过,战乱时期,只要是扛枪的都惹不起,被压榨的厉害了,姥爷干脆就换个地方再干,还好,不管是什么时代,手艺人的日子比普通人总要好过一些,最起码饿不死。
姥爷两口子一直没孩子,两人去找坐堂的大夫看过,是姥爷的问题,其原因放到今天的科学解释,可能是因为姥爷打铁的缘故,不知不觉当中伤到了身子,造成精子成活率低,所以是姥爷不育。
姥爷对姥姥十分愧疚,事后有心跟姥姥分开,但姥姥不同意,两人多年的夫妻,一起历经无数天灾人祸、兵匪动乱,使两个人的情感,被无数次生与死的经历淬炼,再没有半点儿杂质。
套用文言些的说法就是“一生一世一双人”,不离不弃,他们两人相知相守一辈子,在那个封建年代,彼此从没有跟对方说过一个“爱”字,但却把爱情刻到了骨头里。
当年,姥爷两人把挣到的钱,只要达到一定的数目,就去金铺换成金首饰金条什么的,“盛世的古董,乱世的黄金”,动乱年代,黄金拥有无数优点。
解放以后,两人真实感觉到天下太平了,就重新返回了家乡,两人虽然带回来了多年挣下的金银财产,但深知“财不露白”的道理,所以,并没有显露钱财去买这买那、置地置屋,只是老老实实的种地务农,也因此躲过了那些运动。
又过了几年,老两口一直无子无女,突然有一天从他人口中得知消息,宝成媳妇原来的家庭,因为父母生的孩子多养不起,就打算把一个姑娘送人,有知情人就找到三省姥爷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