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任三省和高秀兰两人已经处了一年了,于是双方父母约定,等明年任三省到了法定结婚年龄,就让两人去民政局扯证,给他们俩把婚事办了。
任三省家虽然因为爷爷的治病去世的原因,着实花了很大一笔钱,但主要还是原因自己的钱出了大头,以前任宝成挣下的底子厚,没全花了,但也就剩下了一两万块钱,给儿子娶媳妇还够用。
可能是老任家的血脉基因里,有种不安分的成分,当初爷爷搞剧团闯荡江湖是如此,任宝成投机倒把倒腾皮棉是如此,现如今轮到任三省了。
任三省明年就要结婚了,也是个要面子的大人了,他当然也希望未来婚后的日子比别人过的更好,想过好日子就得有钱,所以,他没事的时候也开始琢磨起怎么赚钱来。
到了收秋的时候,任三省偶然有了一个发现,如今的国家经济体制,有许多地方还在实行计划经济,各省都有些不同,这就让任三省找到了一个政策的空子。
任三省没跟别人说,先偷偷到附近的两省三县做了详细的实地调查,结果证实了他的判断,确实存在漏洞,晚上吃饭后,任三省把自己打听来的消息告知了父亲。
任宝成是什么人?以前不就是靠着自己的眼光和决策能力,挣到的第一笔大钱吗,任宝成马上就有了原来搞钱时的兴奋感。
按照任三省调查的信息,任宝成边思索边跟儿子讨论,又找了纸笔,像以前一样先把整件事做出一个计划,完成计划后就开始布局,整件事都由任宝成出头去办,任三省跟着学。
第一步要先找好人和工具,任宝成现在也有挺大的名望,很快就找好了村里一些混得熟、人品好的兄弟爷们,又到了任三省姥爷他们村,也联系了一些原来住在这里时交好的朋友。
任宝成找的这些人都是符合他们父子计划的条件的,这些人家里必须要有一辆农用三轮车,没有车也有能力马上买一辆。
任宝成给这些人许下的好处是,自己雇用这些人,连人带车干十天活,十天后给每人两千块钱,算起来每人每车加起来一天一百块工钱。
这个好处也是说服那些没有车的人,去买农用三轮车的主要因素,五千块钱一辆车,买回来干十天活,就能赚回两千,相当于三千块就有了一辆车。
任宝成最后在两个村一共定下了二十个人,这些人询问任宝成要干什么,任宝成没有先告诉大家,只是说保证不会让大伙儿干犯法的事,一人两千块钱也百分百会给。
凭借任宝成的名声和多年攒下的人品,就把这些人都成功拿下,众人都相信任宝成的为人,第二天,还没车人的就去附近的县农机站买车。
钱不凑手还差一些的,头天晚上就去找人借钱,结果第二天两个村同时开进了十来辆新农用三轮车,把老乡们都吓一跳,还以为买三轮车不花钱了呢。
任三省看到的赚钱机会是什么呢?其实东西还是任宝成以前做的老本行—皮棉,任三省发现的漏洞就是,冀鲁两省的皮棉在收购价格上,有着巨大的差价,每斤差价甚至达到了三块三毛多。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按照他们定下的计划,每辆农用三轮车一次能运一吨半皮棉,也就是三千斤,按照每斤挣三块三,一车一次就能赚一万,这就跟抢钱一样。
第二步是找本钱,众人去买车当天,任宝成带着任三省去了县里,又找到吴明华几个老战友,请他们聚会喝酒,席间说出要干的这件事,这些人都是在政府机关上班的,一听就懂。
于是,几人跟任宝成开始计算,做这事所需要的成本,皮棉在冀省的收购价在12.2到12.3元每斤,按照每车三千斤一车就要近四块万,二十车大概要八十万。
当然,这事有一样好处,就是运到地儿以后,对方卸货即付款,完全不会重复压成本,众人决定,这些人一起都参与一把。
他们这些人帮忙筹集资金,由他们出资,任宝成带人去干,利润五五分成,任宝成来找他们的意思,也是想找他们筹集成本,也只有他们这些人才有门路筹到钱。
饭后,这些人开始借钱的借钱,贷款的贷款,拉人头的拉人头,个个忙的不亦乐乎,不要以为他们这些人就不缺钱花,他们家里父母兄弟也很贫穷,到处都有用钱的地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