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稍缓,其实也很陡,斜坡有50度,车子的通过性可以,如果技术不行的话,车辆侧倾厉害,也很难掌握好。
一辆依维柯首先上阵。左前轮下坡后,车子与地面的夹角到了75度,司机只好一点一点地往下走,没办法,司机不得不把方向盘向左打,使车身正了正,这样一来,车子与路面的间隙变小,好在依维柯底盘还高,有惊无险地下到了下面路面,快活地加入到下面飞驰的车队里,大家也松了一口气。
接着霸道和长城也下了坡,一辆房车也挤上来。它的宽度和高度让我们一度怀疑,当它的前轮下坡后,较软的悬挂让车身不断地晃动,每一次晃动都让我们这些旁观者为之揪心。当它往前移动,向左晃动时,我们就觉得车子的侧倾角更小,危险更大,不过,它总算晃晃悠悠地下去了,我们的心才从嗓子眼里回归正位。
老婆看很多车下去了,也开始嘀咕,要不我们也抄近路,下去?我看了看,摇了摇头。我是真不敢,我不敢有丝毫闪失,也没有把握。
一辆雪佛兰科鲁兹从前面倒车过来,它也想试试。车手是一个藏族中年汉子,他和副驾驶上的女子下车察看了一下,便招呼女子上车,在大家的质疑眼光中,将车靠近路沿,向前开,他要放弃?没有,他调个头,原来,是要将车倒下去,这就是个狠人了。
他将右后轮落下路基,再挪动车体,将右前轮也先下坡面,这样,右边两轮都在坡上,左边两轮都在路面上,又一阵操作后,左边两轮都靠在路基边,避过了油底壳受损,也有惊无险地下了坡。我看了看前方,又担心起来,等会儿,前方又会有什么挑战会等着他们?
就在我分神之时,前方有些骚动,车队在蠕动了。我把目光投向下方的车队,拥挤,无序,有些通过性好的车受不了这种排队,便另辟蹊径又探路去了,顿时硝烟弥漫,风光无限。我们上车,其实就在前方百米,是个车祸,两辆事故车挪开后,道路畅通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