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校对十几人进行了安排,都是外勤人员,因为外勤人员牺牲数量多,急需补充。
而内勤人员则需要一定的专业性。
六名士兵和张涛等人被分配到了行动科。
而沈石年和方鸣城则是情报科,不过不是分析和收集情报的组,而是情报科下属的外勤行动人员。
是的,情报科自身就下属了一个外勤组,为了方便抓人。
沈石年想一想就明白了,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抢行动科的功劳,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是不可避免的。
外勤组下辖三个行动队,每个行动队有四十人,差不多一个连的编制。
沈石年和方鸣城分别担任第二、第三行动队的副队长,少尉军衔。
此前这两队各有一位副队长因为违反规定,被撤职处分。
而一个队有三个副队长,每个副队长手下有十几号人。
他们先去总务科拿了自己的东西,一本出入证,两套军装,两套中山装,还有一只勃朗宁手枪、个人身份证等等。
作为一名初级军官,还是特工,执行任务时自然不可能拿着长长的步枪,手枪的便捷性,决定了它是这一行的通用武器。
虽然这个年代的手枪射程、杀伤力低,只有30米内才有威力,但是特工在任务时几乎都是近战,15米以内,有时候还要活捉对方。
手枪也还有另一个用途——自杀方便,执行任务失败,你又没有配毒药,手枪的子弹就是用来保守秘密的最好方式。
不要以为所有特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配有毒药。
沈石年对这把勃朗宁手枪爱不释手,这可是他严格意义上的第一把枪,以后要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
少校将两人带到外勤组的办公室,认识了一下几位同事。
先是二队,沈石年也见到了第二行动队的几位军官。
外勤组组长兼第二行动队队长付光明,少校,三十多岁,给人一种稳重温和的感觉。
副队长陈子康,上尉,二十七八岁的样子,身材消瘦,眼神凌厉。
副队长叶文轩,中尉,与沈石年年纪相近,大不了三四岁,有一种书生气。
少校和付光明很熟,一进来就道:“老付,新来的军官,黄埔生,新人,你给他熟悉一下情况。”
他特意在“黄埔生”上加重了语气,付光明听了后,点点头,继续与少校交谈。
“老魏,下次休息的时候喝一杯。”
少校笑了笑:“行,那下次你请我啊!”
一旁的叶文轩则是转头看了看沈石年,觉得两人气质类似。
少校还要带方鸣城去外勤三队,聊了几句就走了。
沈石年显得有些拘谨:“报告,沈石年,今天刚入职,请大家不吝指教。”
付光明随和一笑:“以后大家都是吃一锅饭的,放松点,等熟络了,你还要请我们三个一顿,当入伙饭呢。”
“你刚来,我给你讲讲情况,具体的不多说,册子上都有,就说一下我们负责的,怎么说呢……”
付光明似乎有点噎住,他看向叶文轩,“文轩,你来说。”
“你只要知道,党务处主内,我们主外,负责军队方面的间谍,还有日本人,以后跟着情报科的人出任务,就行了。”叶文轩站起身,笑着介绍道,向沈石年伸手,“叶文轩,黄埔九期。”
“对对对!”付光明看起来恍然大悟,“还是文轩脑子灵光啊,你们年轻人多交流,多交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