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段时间,魏尚就注意到了村子里一些破旧的茅草屋、木屋在雨天的惨状,所以他就抽空用卦令搜索了不少“房屋修建”“建筑材料”相关的不少资料。
然后……他就果断放弃了——要么弄不懂,要么估计箱子里的小人们也用不上。
再之后,他就想着要不要给小人们雕刻一些木屋?或者用小树枝之类的材料给他们搭建一些石木混合的小屋?
但这个想法也碍于生活的压力,他也放弃了——就光自己和小人们的吃食问题就让魏尚忙不过来,哪儿有时间去做这些东西。
魏尚看来是个知难而退“识时务者为俊杰”的人。
但这些方案被魏尚弃之脑后之后,他还是记挂着帮小人们处理“住房”问题——在不碍事,不难,不花钱的条件下。
这种情况下,前几天他才“突然”想起来,买菜回家的时候顺带去不远处的公园薅了一些东西回来。
哎……你要说他不上心这些小人们吧,他能天天睡箱子旁边;你要说上心吧,一点小事儿他能拖得他自己都看不下去。
前几天带回来的东西也很简单,就是十多根绯色橘的枝干和一袋子精挑细选的小石子。
绯色橘的枝干通常长得极为坚硬又十分笔直,被魏尚“转移”回家里后,他就把它们剪成了2厘米多长的小节。
这3、4毫米粗,2厘米多长的“原木”用来建房子,按理说比较适合不到1厘米高的小人儿吧?
昨天他偷偷趁着夜色在湖泊方向放进去了一根,从外面看,好像和箱子里的普通树干差别不大。
想来就算比真正的树干要不那么靠谱一些,但用来建一些木屋,总比那些破漏茅屋好多了吧?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魏尚发现小人们想要外出伐木的话,会走到箱子外。
从他们的砍伐后往村里搬运的样子来看,想要砍伐再搬运回来适合建造房屋的树木是一件很困难、很耗时的一件事。
这也就导致了整个村落里,如今二十多个房屋中,有近半的茅草屋——就是用劣质木材为主体,以特殊茅草填补后,勉强算是房子的东西。
至于那一袋小石子,自然也是给小人们用来建房子用的——这不是石屋看上去要比木屋要强一点吗?
只是想要挑选适合小人们使用的小石子,让魏尚在公园和路边找了很久。
腿都给他蹲麻了。
至于这些小石子怎么用来建房子……
魏尚就爱莫能助了——他只能想这么多了,再往下,他也懒得细想,懒得弄。想来村子里已经有了一座石屋,小人们肯定多少有点建造经验在。
这些东西原本魏尚打算过段时间,把这个人类模样的老人小人儿“考察”清楚之后,再找机会交给大耳怪们。
结果今天来了这么一出,它们就多了一点其他的用处。
……
落日的余晖照耀着村庄,所有的大耳怪此时都匍匐在地,嘴里赞颂着伟大的存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