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年复一年,时光总在不经意间悄然流逝。
暮春时节,满山郁郁苍苍,有山溪泉水淙淙而流,又有山花野草尽吐芳香,虫鸣鸟叫道不尽这无限春光。
一少年身着一袭青袍,手持一柄三尺青锋。长剑挥舞间青光霍霍,剑气森然,令人不能直视。待剑诀展开,长剑附着内力时凝重无比,似逆水行舟;长剑遍游四周时骤如闪电,又似游龙穿梭。一时间花飞四处,叶落纷崩。
这少年正是谢无忌,一旁还站着一老一小却是杨婆婆和小瑶琴二人。
仔细算来,无忌拜入古墓派已两年有余。这两年来,杨悠先后传他玉女、全真两套剑法。只是无忌性格沉稳,不合玉女剑法的飘逸灵动之意。倒是全真剑法被他练得法度森严,尽显其中精妙变化,全真七子复生也不过这般。
只是杨悠曾经感叹:这独孤九剑,无忌多半是学不会了。
练了约莫一个时辰,无忌还剑入鞘,却不歇息。自地上捡起几粒石子,拇指扣住中指,依次弹出。只听到“嗤嗤”作响,三丈外树上整整齐齐嵌入几枚石子,约莫一尺来深。
待手中石子弹完,又是一套掌法指法使出,掌来时如落英缤纷,拂指处若春兰葳蕤。指化为掌,掌化为指,一时似轻描淡写,行若无事;一时如狂风忽起,万花齐落。
小瑶琴站在远处看到这般景象,也不懂厉害与否,只是觉得无忌舞的好看,连连拍手不停。
待无忌练完武功,不管他身上沾满了落叶泥土,小瑶琴便欲扑到近前。无忌见状连连摆手,笑着说道:“琴儿莫急,待哥哥梳洗后再同你玩耍,不要弄脏了你的衣衫。”
谢无忌左转右绕寻到一眼山泉,洗去脸上泥土灰垢,又摘去头上身上落叶,才回身复返。
小瑶琴早已按捺不住,见无忌回来,一双大眼忽闪忽闪,扑了上去。二人玩耍嬉闹,小瑶琴发出串串银铃般的笑声。
这两年来,杨悠不时外出四处拜访江湖使枪好手,短则月余,长则数月。杨婆婆又生来冷淡,多半都是无忌带着她四处玩耍,编花环,捉小鸟;每次小瑶琴想起父亲啼哭,又是杨悠逗弄才能破涕为笑,安然入睡。不知不觉中,无忌把她当成前世小妹一样呵护关怀。
二人嬉闹半响,日头愈发大了起来,无忌带着小瑶琴返回古墓,杨婆婆早已坐在饭桌前等待两小。无忌住的久了,偶尔从师父口中得知杨婆婆虽自称仆人,却是祖师归隐古墓后外出时救下的女童抚养长大,当下连忙行过礼后才慢慢坐下。
众人缓缓用饭,无忌却食不知味,如鲠在喉,吃了几口便放下碗筷。小瑶琴见到无忌不吃饭,说道:“哥哥,你不吃饭长不高啊。”却是无忌平日里哄她吃饭时的话语。
“哥哥不饿,琴儿乖,快吃吧。”无忌和颜悦色回了一句,心中却不断计算时日。仔细算来,父亲习得七伤拳也有两年,想来已经开始在江湖中四处寻找成昆,乱杀无辜之事就在近前。
这两年间,无忌每日勤学苦练,一是为了阻止此事发生,二是欲找成昆报仇雪恨。
无忌一番苦练之下,收获颇丰,除去手少阴肺脉外,十二正经已尽数贯通。只是不知怎地,每次真气行至手少阴肺脉时,呼吸总是不畅,便不敢强行打通经脉。杨悠上次回来给他检查经脉,详细问询,原来是他幼年时走火伤了肺脉,只能慢慢调养,别无他法。
众人用完饭后,无忌独自躲在房内不停琢磨。师父现下未返,自己偷偷溜出古墓,便只剩杨婆婆一人,若有强敌来犯,不知道能否抵挡。
待到晚饭时间,无忌心事满满,一步一步挪向那用饭房间。还没走入便听到小瑶琴咯咯笑得不停,走进来却发现师父不知何时已返回古墓,此刻正坐在一旁正和小瑶琴玩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