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4月,一场被称作“非典”的传染病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
但在湘城人民医院外科,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毕竟,这座城市还没有发现一例病例。
只有外科病区的抢救间里,聚集着全院的一批顶尖专家。他们面前的病床上躺着一位60出头的病人。几根腹腔引流管、床边的呼吸机和心电监护仪让这些专家清楚地知道患者的病情非常严重。
一个星期前,这个病人在湘城最好的酒店,安排了一桌丰盛的筵席,客人正是现在围绕着病床的这群专家。没有人想到,在那场筵席后,主人突发急性重症胰腺炎。酒席的主人、客人现在又重聚在一起,但已经没有了酒席上的喧闹,只有监护仪的滴答声显得格外刺耳。
几位专家看完病人后,陆续走出抢救室。走在最后的外科主任拍了拍站在门口的一个年轻人:“纪同,来办公室谈谈。”
纪同点点头,看了一眼病床上紧闭双眼的病人,又瞅了一眼坐在床边的正在看一张小报的年轻人,随着主任走进了医生办公室。
这间办公室,对纪同实在太熟悉。1994年,作为全省最好医科大学的毕业生,纪同被分配到湘城人民医院外科,在这间办公室里度过了工作生涯的最初两年。后来,为了销售药品,更不知道来过这间办公室多少次。但这次,他的心情和以前任何一次都不一样。毕竟,他现在已经是公司的销售总经理,而躺在病床上的病人是公司的董事长。
“纪同啊,”外科主任自己找了一个椅子坐下,看向面前的这个年轻人——这个自己当年非常看好的外科苗子,“自己拿个椅子坐吧,别站着了。今天你算病人家属,别讲那么多规矩了。”
的确,外科主任对纪同是非常喜爱的。不仅因为在外科工作时,这就是个肯钻业务、又礼貌的年轻人,更因为这个做了销售许多年的年轻人,心里仍然充满救死扶伤的情怀,已经好几次把公司的药品按进价送到科室来,给确实没钱的患者使用。
纪同轻轻拉过一把椅子,坐到了主任面前。
“病情你都看到了”,主任喝了一口茶,接着说到:“能用的药都用上了,腹腔感染控制得不理想。老蔡这个人,平常又不注意身体,现在心肺功能都不好。这个病你是知道的,他自己儿子又什么都不懂。你得有个思想准备,也得跟他家属多说一下,让家属也有个准备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