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纪同的话,于珊珊端起茶杯,慢慢饮了两口,真诚地望向纪同:“纪总,您的意思我明白了。您说的这些,真的是学校里学不到的。那您觉得,我们这些走进社会的大学生,应该怎么做呢?”
听完于珊珊的话,洪梅抬起头,也望向纪同。听着刚才纪同说的话,洪梅从心里佩服这个男人的才识,但她确实有点担心纪同才来海南两天,会不会有些辛苦。
看见纪同神采奕奕的眼神,洪梅心里笑了。暗想着:这个纪同,今天是被于姗姗的问题激起书生意气,要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了。看看时间还早,洪梅决定不去打消纪同的兴致。洪梅给纪同的茶杯里加满了茶水:“纪总,别只喝酒,喝点水。我们今天都向纪总学习。”
纪同感激地看了洪梅一眼,喝了一口茶,接着对于珊珊说了下去:
“珊珊啊,你们这些走进社会的学生,少不了两个意识,一个是对环境的意识,一个是对自己的意识。”
于珊珊认真地听着。
“环境意识,就是要看大的时代和自己所处的周围环境。”纪同还是忍不住,把椅子拖得离桌子远了一些,点起一根烟:“我们刚才说了,古代的圣人是因为没办法做大蛋糕,读书的人又很少,而且这些读书人多半都是要做官的,所以圣人才说要不爱钱。”
“今天,时代的大环境变了,技术进步,做大蛋糕完全可能,所以,你们的思想要变,在工作中为社会创造更多的成果,这个是时代给你们最好的条件。所处的周围环境,主要就是自己工作的行业和企业。要看这个行业是不是蒸蒸日上,企业管理是不是合法、有效率。时代的大环境已经确定了,但周围的环境,就要自己去观察、判断和选择了。这个自主权,可就完全在你们自己手上了。”
于珊珊点点头:“那自我意识呢?”
“自我意识,要看自己的外在和内在条件。刚才我们说了,古代的读书人少,现在大学生扩招得这么多。你们这些大学生不能再觉得自己是天之骄子,走进社会就应该有好的待遇。‘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科举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无论做什么工作,现在的大学生,都需要脚踏实地的态度,一步步地去做。”
于珊珊语气里带点失落:“我们生晚了,没赶上好时代啊。”
纪同笑了笑:“你看,你又开始和别人比了。”
于珊珊又点害羞地低下头。
“没关系,习惯嘛,慢慢培养,”纪同喝了一口啤酒:“至于具体的自身条件,大体也就两个,一个是家庭环境,一个是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家庭肯定是自身的一个重要条件,自己家庭环境好不好,不能改变,但可以利用。”
“我家的条件就不是太好。”于珊珊露出一点伤感。
“你看见过,有些学生家庭环境好,却跟家里对着干,家里安排的工作单位,坚决不去的吗?”纪同认真地问到。
“对,”于珊珊笑了:“我们班上就有一个同学,家里环境特别好,可她就是不听爸妈的安排,把她爸妈气坏了。”
“是啊,所以,家庭环境好不好只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因素,但能不能利用好,你们都是成年人了,该自己对自己负责。家里环境不好,也可以是一种激励力量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