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青唐古拉山下的小村庄紧邻105县道,顺着105县道,往南行驶15公里就到达小雄县城。
八月的青藏高原,要到8点钟天才会暗下来。临近傍晚,105县道上车流不断,人声嘈杂。
段烈看着马路上不时驶过的各色车辆,有点目瞪口呆。单人骑行的自行车,风驰而过的电瓶单车,突突冒烟而过的二冲程摩托车,呼啸而过的小轿车,敞篷带斗的手扶拖拉机,拉着重货艰难起步的大货车,能载很多人的公共汽车,都是他没见过的车。他所熟悉的骡车、牛车、马车、鹿车、龙车是一样也没见着。段烈忍不住打开天眼扫了一下,确认这些车子都不是法器。都是科技的产物,工业文明的结晶?他被这个世界的科技成果给震撼到了。毫无疑问,科技发展出来的工业文明,已经深深地影响了这一方小世界的走向,扎根于这一界了。
与叶晓桐他们几人聊天时,段烈旁敲侧击之后才了解到,除了那人力骑行的自行车依靠人力之外,剩下的车辆都有一个发动机或马达在提供动力。或是由一个叫电池的部件在提供能量输出,经马达将电池输出的电力转化为驱动车辆行驶的动力;或是由发动机燃烧燃料来产生动力,驱动车辆行驶。这个世界的人也太厉害了,这么复杂精密的机器都能造出来,而且还满大街都是。青云大陆虽然也有精密的法器,但那都是私人定制性质,产量很低,成本非常高,从来没有过这般批量化的工业生产过。
李江南等人也是非常好奇,段烈问的那些问题,都是一些常识性的知识。根据现有的医学研究结果,人的记忆分为陈述性记忆系统和程序性记忆系统。前者能够记录姓名、人物、事件等,它把记忆存储起来,等需要时再翻出来。一般人发生的失忆,都是陈述性记忆缺失。后者是依靠潜意识来运行的,依附于大脑的其他区域中,负责记忆学到的新技能。后者一般不容易出错。比如一个人多年不骑车,一跨上自行车就自然而然会骑。现在看来,段烈的陈述性记忆系统出了大问题。
段烈也知道问这些问题会很让人费解,但他想了解这个世界,就必须要从头开始。既然这几位都认为他失忆是事出有因,那就干脆一事不烦二主,索性逮着这几位问个清楚。
于是乎,段烈逮着几人,一股脑儿地将心里的疑惑问了出来。从时间度量问到温度测量,从质量单位问到容量体积,从手机、对讲机问到相机、无人机,从发动机、汽车问到电线、电灯,直把几个联大高材生问得绞尽脑汁,杀死脑细胞无数才勉强应付过去。要不是班车来得快,要不是车程才15公里,李江南几人都能给段烈问哭出来。
车到小雄县城的时候,康巴泽大哥就迫不及待地要包辆小车,赶紧逃回家去。他家在小雄县城往北20公里处,靠近纳木错湖东岸。今天的最后一班班车已经在半个小时之前开走了。若在平时,他是舍不得包车回去的。今天他也是被段烈给问怕了。问他马路上的车子为什么可以不用牲畜来拉?他哪知道啊?老实巴交的藏族汉子倒是知道牦牛什么时候下仔,可人家不问他懂的这些。也幸亏那四个学生娃子懂得多。
但李江南哪肯让他走啊。来的时候,为了节省费用,四个人订了两个标间。王思途与唐铮鸣一起住一间,他与叶晓桐一起住一间。康巴泽大哥是今天凌晨四点到小雄的,集合之后,一行人就直奔念青唐古拉山而去。想着今天登顶成功后,傍晚撤回到雪线下,在山上扎营住一晚,明天下午再回到小雄县城。现在多了一个段烈,四男一女,那岂不是他要和段烈住一个标间了?他也被段烈给问怕了。如果把康巴泽大哥拉住留下来,他就可以和康巴泽大哥住一间,让段烈和叶晓桐那小辣椒挤一间去。他们两人住一起,还指不定谁祸害谁呢。总之是死道友不死贫道。说不定小辣椒还要感谢他给她创造脱单机会。
“这次登山,多亏了康巴泽大哥帮忙,让我们省了很多麻烦,少走了很多弯路。现在天已经快要黑了,也到饭点了,康巴泽大哥就留下来,陪我们吃顿散伙饭,喝几杯交心酒吧。住一晚,明天再走。酒逢知己千杯少,难得碰到康巴泽大哥,一定要一醉方休。”李江南在竭力挽留康巴泽大哥。又道:“你若坚持要走,会让我很为难,没办法向张队交代的。张队到时候说我不懂礼数,不是平白让我为难吗?”康巴泽大哥是联大登山队队长张尚峰介绍给李江南的。康巴泽也是一位职业登山家,只是他就喜欢登家门口雪城附近的几座雪山。用他的话说,他登山是为了亲近神山,可以近距离的沐浴神恩,他是虔诚的藏传佛教信徒。独自一人登山的时候,他会三步一叩拜,用身体丈量信仰,再匍匐于雪山神灵之下,祈求神灵保佑他及他的家人幸福安康。所以对雪区之外的高山,他都兴趣缺缺。
见李江南将张尚峰给抬了出来,康巴泽大哥也不好拒绝。他与张尚峰也是结缘于念青唐古拉山。两人在念青唐古拉山偶遇,结伴登山,引为知己,又一番交心痛饮,就开始称兄道弟,只差斩鸡头插香结拜了。后来只要联大的人来雪城附近登山,张尚峰都会将康巴泽推荐给他们,倚为向导。康巴泽大哥为人正直,待人热情,有着藏人骨子里的豪爽气,专业能力又强,于是搞到最后,京城的登山圈,只要到雪城附近有活动,都会拉上康巴泽大哥。前几天,京城高校的那批人在雪城中转珠峰大本营的时候,他还被张尚峰叫过去,与一众新老朋友共饮,酒酣而醉。他是真的喜爱张尚峰给他引入的这个圈子,工作自由自在,收入不低,又受人尊敬,从事的还是自己深爱的事业。他分外珍惜这份工作。
众人回到早上退房的那家旅店。旅店就在小雄县政府边上,规模不大,总共有三层,二十多个房间。店主多吉,是个四十多岁的藏族汉子,待人非常热情。看见他们几人回来,很是惊讶,忙不迭地迎了上来。早上四点才送他们几人上车,往念青唐古拉山去,怎么今天就回来了?
众人和多吉打过招呼,找他要了三间标准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