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多亩红薯,足足收了三天,这还是后面两天始皇帝派了大军前来帮忙,仔仔细细的把土地翻了一遍,确保没有任何遗漏,这才完事。
尤其是第三天的时候,始皇帝亲临现场,带着一干文武重臣,看着堆积如山的红薯,一个个兴奋的几乎要跳起来了。
有始皇帝、李斯,再加上韩夫人,这三位大佬做保,没有任何人会怀疑红薯的产量。
平均亩产六十石!
就算玉山村的土地肥沃,就算是在别的地方种植的时候打个对折,三十石的产量,足以睥睨任何作物了,就算是你种草,也没这么高的产量。
始皇帝亲自挑选了一个重达二十公斤的巨无霸,把这个巨无霸供奉在了太庙。
如今的太庙,供奉的还不是历代皇帝,而是三皇五帝,上古帝皇。
始皇帝借此彰显自己的功绩,没有任何人有异议,就算是最喜欢找事的御史,也不会说出一句不是的话来,就算是神农在世,也不能质疑始皇帝的功绩。
一个皇帝的功绩,不仅仅是开疆拓土,让治下百姓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这才是最大的功绩。
始皇帝一直都明白这个道理。
“不出三年,我大秦物阜民丰,天下再无饥饿之虞!”
朝堂之上,李斯激动的浑身颤抖,如此大功,他也有一份,这足以让他在青史上留下厚重的一笔,怎能不激动?
始皇帝满面微笑,对于李斯的话不住的点头。
冯去疾面目阴沉,扫了一眼自己的狗腿子们,一群废物,这么大的事,本相到最后才知道,你们都该死!
王绾喜不自胜,许久没有上朝的他,又一次来到了朝堂上,这一次老倌罕见的没有怼人,也没有跟始皇帝对喷,而是实实在在的献了贺表,恭祝大秦喜获祥瑞。
三万石红薯,不足以种遍天下,但是以这个产量,三年之后,天下间再无饥饿之虞,并非妄谈。
“此功足以德沛三皇,功盖五帝!”冯去疾上前,朗声道:“臣认为,陛下可以封禅泰山,以彰显功绩。”
封禅泰山?众人哗然。
毫无疑问这是大功,而且功德无量,但是封禅泰山,足够了吗?
古人认为,群山中泰山最高,为“天下第一山”,因此人间的帝王应到最高的泰山去祭过天帝,才算受命于天。远古暨夏商周三代,已有封禅的传说。
古代封泰山、禅梁父的有七十二代的帝王,著名的有无怀氏、伏羲、神农氏、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周成王等十二个,都是受命之后才举行封禅仪式的。他们那时候封禅,有嘉禾生出,凤凰来仪,种种祥瑞不召而至。
当年齐桓公也想封禅来着,被管仲反对后,就没了下文。
一时间众人沉默,始皇帝也沉默了起来,这个冯去疾,当朕是傻子吗?封禅泰山?搁以前朕说不定真去了,但是现在吗,真的合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