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凉王府,相较于世子殿下,姬旦丙跟徐龙象的关系反而更为的融洽。
来北凉王府的那一年,姬旦丙十五岁,世子殿下徐凤年十二岁,徐龙象七岁。
见惯了生离死别,美曰其名游历江湖,实际上天天奔波逃命的姬旦丙,年纪虽小,却在很多方面早就锻炼的强于一般人,更别提是养尊处优的世家子弟。
毕竟都曾拥有过女人,也尝过那种美妙的滋味。
所以说,年仅十五岁的姬旦丙,却好似一个成年人,悉心的照料着心智并不健全的徐龙象。
至于徐凤年,的确是五岁练刀,心底一直不曾忘记替母亲报仇,可说到底,才十二岁的他,某些意义上来讲,仍旧还是个小孩。爱玩、爱闹、疼弟弟是不假,但也没有脱离小孩的范畴。
那几年,因为姬旦丙的出现,七岁的徐龙象,早就体验过他哥哥徐凤年三年六千里游历途中绝大多数的事件。
掏鸟窝,烤红薯,烤地瓜。
玩弹弓,下水摸鱼,领着细腰犬满山遍野的如疯狗般赶野兔,偶尔也会偷偷溜进乡间农家小院,悄咪咪摘杏子、梨子。
王府不是没有这些东西,甚至品相更佳,味道更绝,只是换了种方式后,反而吃的更香。
徐龙象对此乐此不疲。
正常小孩童年该经历的东西,徐龙象挨个经历了一遍,打从这儿开始,不能说他痴傻的毛病痊愈,可比以前好上不少是绝对的。
而从未有过童年的姬旦丙,同样受益其中。
当听到姬旦丙开口,已然准备将汉白玉石狮跟老道士一起举过头顶,眼看就要丢出去的徐龙象,突然停下动作,朝对方咧嘴傻笑一声,“嗯!我听姬大哥的!”
点头如捣蒜,乖巧至极。
见此一幕,徐骁没有说话,表情倒也未有任何变化。
反倒是老道士神色诧异,那张略带滑稽的脸上,写满了惊讶。
什么情况?
早些年他就来过王府,对于徐龙象的情况知根知底,这回也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若是还不奏效,那就只好求一求那位杀千刀的世子殿下。
为此他下山之际,顺手从龙虎山藏经阁拿了不少徐凤年感兴趣的小玩意儿,不求讨赏,只要能说服他弟弟徐龙象就成。
此番下山,简直可谓是做好了万全准备。
不能带走徐龙象,绝不罢休。
那叫一个视死如归!
可现在这是啥情况?
忒不对劲。
不去搭理老道士精彩的表情变化,姬旦丙拍了拍徐龙象肩膀,笑着说道:“也用不着这么急,等你哥回来吧,见了面,再问问他的主意。”
这下,徐龙象笑的更加开心。
大哥要回来了,姬大哥也走出了听潮亭,尽管自己要跟老头儿离开王府,但想必离开前这段日子一定会很开心吧。
想着,欣喜若狂的徐龙象,哪里还会在意其他,下意识便要将举过头顶的石狮连带老道士一同扔在一旁。
“慢点放!”
好在姬旦丙及时开口,否则免不得王府大门就要四分五裂,甚至旁侧候着的仆人也得死伤不少。
“哦。”
听到那严厉的声音,徐龙象立马变得乖巧,一边用余光偷偷看着姬旦丙,一边轻轻的、一点点的将石狮放在原位置上。
这场面,着实是让老道士大吃一惊。
乐见其成,沉默不语的北凉王;言听计从,小心翼翼的徐龙象;以及……
“这位是?”重新落到地面,拍了拍根本就身上没几粒灰尘的道袍,老道士望着徐骁,轻声问道。
“姬旦丙。”
“哦,姬……哈哈哈,姬旦丙?!”
老道士先是一愣,本以为会听到如雷贯耳的名号,再不济起码也会带个“徐”姓,可谁知,居然是一盘菜,当即便毫无高人形象,笑的前俯后仰,胡子眉毛乱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