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地利,人和,这是被归纳出来要做成一件事的重要因素,只要占据了这三项的优势,很难不做成这件事。
古人将天时算定为与地利和人和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的一点不是没有原因的,一件事要是占据了天时无疑会更容易做成。更重要的是,天时这件事好坏全看运气,不想地利和人和可以凭借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一定的改善。
而且,天时在前。
如果不是他们遇到那个奇怪的同行者的时间刚刚好的话,那个同行者对于李二他们的意义和其他数十上百个同行者没有区别——偶遇的陌生人,很快就会被忘却,被超越。
但由于时间的原因,他们不得不都停留下来,在原地过夜之后再前行。
夜晚不适合远行,这是大部分人从社会之中学到的一个真理。夜晚是神圣的,神秘的,未知的,恐怖的……它没有像白天那样清晰明媚的阳光,夜晚的世界被黑暗灌满。沉默的未知无处不在,仿佛下一刻就要将人侵吞,消灭。
或许正是因为独属于黑暗的这种令人喘不过气来的压迫力,人类才发明了灯火——这从太阳那里窃来的光明。
火与光是如此的宝贵,它本不应该属于人类,但它最终还是被人掌握,使人进化,让人更强大。人类作为一个整体而言,从火与光中获得了难以想象的裨益,它明白这一点,所以它才创造出了“偷取神火”的传说,为这不该属于自己的生机做出一份合情合理的解释——这是付出过代价的。
这似乎也是一个歪理,似乎只要一件事情付出了代价就应该得到什么?但人类能够从这个创造出的传说之中得到道德上的平衡感,人类为了得到火与光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所以接下来享受这种火与光就变得合情合理。
毕竟,人类是自黑暗中出生,生长在光明之中的生物。
恐惧黑暗,正是因为已经忘记了曾经生出自己的地方,是对于过去的否定。
为了变得更加强大,总得付出一点东西的,不是吗?这很合理。
李二拨弄着手中的木质枝干,试图在升腾的火焰之中寻找到什么,但很显然,这样的尝试是失败的。
虽说是荒原,但还是能够找到支撑火焰燃烧的东西,荒原之中的植物在漫长的进化之中学会了如何保存自己,但它们用来艰难求生的厚厚的木制枝干现在却成了另外一群人生命延续的资源——黑夜中的火是很重要的。
戴维安继承了斯拉瑞克的血统,但一开始总是显得不那么有用,有时候甚至会造成很麻烦的事,不过在点火这件事上还算是出类拔萃。
不过不远处的同行者就没那么随意了,很显然,他已经度过了无数个没有火焰相伴的夜晚。
陌生人和衣而睡,在李二他们稍远的地方躺下,背朝他们,但奇怪的睡觉姿势表明他睡得并不安稳,周围有任何风吹草动都能马上醒来。
李二突然有些同情那个远处的陌生人了。他躺下的地方刚好是火焰能够照亮的极限范围,李二在火堆旁边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影子。他身上的锁甲无疑说明他有着不太愉快的过去:不论这身装备是否属于他,这都不是一个愉快的故事。如果他本人正是装备的所有者,这件事尤其不愉快。
士兵总是代表着另外一个词:军队。单个的士兵脱离了军队之后就显得尤其悲壮。一个士兵应该是属于军队的,他属于集体。当一个士兵的身旁没有战友的时候往往意味着两件事:他的后背没有伤痕,他的后背布满伤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