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快步离开了津江实验学校,曾燕冰的眼神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想到就让我不寒而栗。她的这幅表情,让我更坚信这个名为城北大院的地方一定藏着秘密。
这时手机响了,我低头一看,原来是王蒙。
“喂,这个城北大院我查了,不是一个小区,是北城的一个社区,里面都是原拆原建的安置房。那时候因为靠近一片墓地,所以原业主都吵着要退房,后来政府帮忙协调,房子集体卖给了一个工厂做宿舍了。”
“墓地?我记得津江不就一个龙泉公墓么?哪里的其他墓地?”我疑惑地问道。
“那地方以前是一片野坟,后来下葬的越来越多,周围的村镇就默认那是一块墓地了。原先动迁的时候准备迁坟的,那些村民就闹,不让迁。后来阻力实在太大了,而且那块地拿不拿影响不大,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都是些老坟,新的后来全部进了龙泉公墓。”
挂了电话,我来到了所谓的城北大院门口。这里旁边确实有一座废弃的工厂,但看样子很多年没有动工了,门锁早已生锈,里面也是杂草丛生,未见任何人影。旁边的城北大院更不用说,就是一排高6层的老旧公寓,公寓一侧的墙壁与工厂连结,最左侧有个单独的小房子,应该是门卫呆的地方。上面是一个铁架子焊成的拱形大门,门早就破烂不堪了,只剩下一个大致的框架还在支撑。
我心想,门都快没了,来这地方还需要停车证?我四处打量了下,这幢公寓是七八十年代比较流行的风格。公寓高五层,每层两套面对面的房子,连载一起一共三栋,估摸着有30户人家。公寓的对面是铁皮搭成的雨棚,雨棚里面停满了电瓶车,自行车和摩托车。雨棚和公寓之间的距离堪堪能过一辆汽车,但是我却没看见停车场在什么地方。
我继续往里面走着,这里每户人家都把窗帘拉的严严实实,从外面根本看不见里面的情况。走到过道的尽头,我这才发现,在里面还有一片宽敞的水泥地,上面停着好几辆汽车,每辆前挡玻璃下面都有那张城北大院的停车证。而停在最里面的一辆车引起了我的注意,如果我没看错,这应该是顾一湫爸妈的车子。
我走了过去,顾一湫的爸妈并不在车子里,难道他们还会住在这种地方?这时,围墙外面传来了一股焚烧纸张的味道,我走到围墙唯一的铁门旁,探头往外望去,只看见顾一湫的爸妈正在一座坟前祭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