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十有八九是骗子。
九十年代初的时候,这种骗子常见于沿海,随着时间的流逝,骗子的目光开始深入内陆,现在九七年,有很多骗子借着香·港同胞的由头,开始在内陆捞油水。
越是抱着怀疑的眼光去看那个刘老板,李子树就越发觉得他可疑。
行事风格这个东西不好说,但是他实在是太夸张了,尤其是那种‘我瞧不起你!’的意图展露的太明显,就算你是香-港来的土豪,也不至于如此瞧不起人才是,身为一个成功人士,最起码的涵养还是要有的。
再说他那一头发色,也真是怪得很,据他所知,现在就算是香-港,也没有流行起这种强烈的个人风格。
他进了那个小棚子里,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自己留意的东西。
“张老板,你是什么意思?我既然已经来了,为什么还有个买家?你是在耍我吗?”刘老板说话还是十分直白,透露着一股霸气。
“当然不是!刘老板误会了……”张科说的十分无辜,但是心里在想些什么,只有他自己知道。
“那你是什么意思?”
刘老板站了起来,高声喝道:“你可要知道,我们这次的投资可是一千万,你这片地是用来充当车辆中转的,之前说好算成六十万,占股5%,你现在想要反悔吗?”
张科笑了,连声否认:“怎么会?怎么会?只不过咱们都知道,我这地值六十万,所以咱们起码要算成6%的股份啊!但是现在又来了一个卖家,现在的价格当然要说一说了。”
这时候李红旗也站起身,问道:“张老板!你这是什么意思?一家姑娘嫁两家吗?你这么没诚意,那我就先告辞了!”
说着,他抬步就要走。当然,他只是做做姿态而已,现在这么便宜的地皮哪里那么容易动手,虽然不是什么繁华之地,但是也是有着便利的交通的好地方,他们的食品厂占地肯定要比这里大上一些,这里适合中转,尤其是现在房地产产业好像有抬头的势头,所以把这片地留住应该不会赔。
食品厂投资只需几十万就行,但是真正费钱的却是原料和地皮,预计等到第一批产品上架的时候,他至少要投入一百三十万,虽不说倾家荡产,也是元气大伤,但是不这么投资也不太好,毕竟现在他的建筑公司现在还不成气候,在建筑方面已经走到了一个瓶颈之上,有没有足够的资本搞房地产,总不能让那些现金存到银行里吧!那绝对是最赔本的买卖。
实际上,到了九七年的这个时间点,中国房地产的第二次春天已经见了苗头了,虽然此时的大鳄不多,但是只要眼光准确,绝对能在未来的地产版图上成为一方诸侯。
当然,最难的就是眼光准确,几乎没有人能做到这一点。
强如王石,也曾押错底牌,要不是那位上台之前他同样出了力气,到时候倒霉的人绝对少不了他。
李嘉·诚牛不牛,不也是在新一届领导.人就位之后,就收缩版图,并且外出投资以求稳妥吗?
所以说,想要建立下不朽之基业,除了要有强大的财力之外,要有足够精确的政治眼光。当然,it业表示他们对这些不太关心,因为这种没有足够基础的产业,并没有那么招人记恨,况且有大马小马两人顶在前面,其他人又害怕个啥?
就拿现在的李子树来说,他手里的作弊器有多少,他自己都不清楚。
国外——苹果、谷歌、亚马逊、脸书这四大聚宝盆除了苹果有些难度之外,其他三个it巨头直到2002年,投资起来都是很方便的。(这是在吹牛,外国人也不是傻子,人家有着数不清的法子能够制裁外国投资人)
国内就更不用说了,万达、阿里、腾讯哪个不是大把的机会?
但是话不是这么说的,钱也不是这么赚的,总是想着占着那些公司的股份或者干脆鸠占鹊巢,实在是没什么意思。
自己开创当然是更好的一条路了,同样也更有成就感。
上辈子李子树也不算大富豪,但是it行业里他也是走得相当熟练的人物,现在之所以这么拿稳,一点没有着急的心思,当然是因为他有把握成就不小的产业。
新千年之前的互联网泡沫衰退,还要99年才能启动,之前的一年,他有大把机会刷流量创造出几个互联网的大ip,但他不想这么做,益处不大不说,还容易被人记恨。
新千年之后的it抄底,他也能耐心忍着,到时候只要他想下手,对未来几大it巨头都进行渗透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难度。
商业房地产大爆炸的时代,更是离现在差不多五六年,但是这个东西他暂时不想碰,吃现金是一方面,涉及政治因素又是一方面,当然最主要的是,靠房子赚钱,赚的真没有其他产业多,更伤阴德。
综合投资公司的火爆,还有十年的时间让他准备。
这辈子李子树最想投资的产业,其实是上辈子没怎么接触的实业,比如食品行业,日化行业,最后才是文化娱乐产业。
当然,这些都需要钱,需要很多很多的钱。
但是身为重生者,最t不缺的就是钱!
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叫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