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了东京范围内,体内的圣火便开始蠢蠢欲动,而越接近大田区感受到的那股恶意就越来越强。
快来,快来……
大田区的上空被染成了黑红色,那黑红的光线无时无刻不在呼唤挑衅着,如果不是阴阳二气的镇压,只怕圣火就会侵袭他的理智,操纵着他的身体主动前往大田区了。
“真是的,又不是不让你去,只是我也有我的事情要办啊……”齐迹压了压头上鸭舌帽的帽檐,忍不住小声吐槽,毕竟圣火躁动,难受的人可是他自己。
似乎是明白了齐迹的决心,圣火的躁动慢慢平息,体内阴阳二气缓缓流转修复着受损的筋脉。
深深地看了一眼大田区的方向,齐迹转身往涩谷区去了。
要说涩谷区哪间神社最出名,莫过于明治神宫了,明治神宫供奉有明治天皇(1912年去世)和昭宪皇太后(1914年去世),是日本神道的重要神社。
神宫内有南、北、西三条参道,参道两旁巨树参天、野鸟飞鸣。
明治时代神宫建立前,现处区域是南丰岛御料地(皇室领地),除现存御苑外一片荒凉。
1915年,明治神宫开始动工。各地捐献树木约10万棵365种,青年志愿者约11万人参与植树,后建成现存代代木社林。而为了实现百年后形成自然林的目标,当时的学者就植树对象展开了讨论,最终根据东京的气候环境条件,放弃了伊势神宫常见的杉树、桧树方案,采用了以椎树、橡树等常绿阔叶树为主的方案。
截止到现代,树木种类由当初的365种减少到247种,数量由12万株增加到17万株,林区仅用50年就提前达成目标,进入自然林状态,受到世界瞩目。
沿着南参道一边慢慢向前走,一边欣赏着道路两边郁郁葱葱的树木,齐迹的心情慢慢变好了一些,南参道尽头两旁各有一列酒桶:左列是西方葡萄酒酒桶,右列是日本清酒酒桶。
话说前两天他还点过清酒来着,不过最终那瓶酒还是没有喝,讨厌酒味的人面对再有名的酒,只要闻到那股味道还是很厌恶啊……
南北参道相汇处便是现存大鸟居(第二鸟居)建于1975年,使用的是宝岛海拔3300米的丹大山中树龄超1500年的桧树巨木,值得一提的是第一代鸟居使用了宝岛阿里山西部树龄超过1200年的桧树……
和普通的游客一样伸手摸了摸巨大的桧树木,齐迹闭上眼,仿佛聆听到了这颗千年古树的哀鸣……
[很痛苦吗?我来帮你解脱吧……]
松开手,齐迹转身离开,对于更深处的景色他没什么兴趣。
即便这个国家在明治天皇逝世之后将他捧上了神坛,但这也掩盖不了这位天皇给近代中国带来的苦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