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山歌唱响十万大山。
龙安县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县,县里除了汉族外,还居住着壮族、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各族人民世代居住于此,亲如一家。
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是县里一年一度盛大的节日,热闹程度不亚于春节。
节日期间县城里处处人山人海,穿着各族节日盛装的年轻男女,穿梭在如织的人潮里,欢快的笑声洋溢出无限的青春活力。
大街小巷里蒸腾着五色糯米饭、艾叶糍粑、蒿子粑、春饼等各种应节美食的香味。
穿过县城的上遇河两岸,人头攒动,人们或河畔宴饮,或以歌传情,山歌对唱。
马路边、公园里、广场上全都是大大小小的歌棚,男女老少齐上阵,个个都能唱上三两声。
除了赶歌圩外,还有抛绣球、打铜鼓等等,各种各样各具民族特色的庆典活动。
锣鼓喧天,山歌飞扬。
结束杨柳村的传染病防治知识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后,时间不知不觉就到了三月三。
早几年前,农历三月三,已经被列入自治区法定传统公众假日。
这假日对市疾控应急办一行人来说是合法的、存在的,但该干的活还是得干。
他们此行来到龙安县,还要督促龙安县内各乡镇卫生院加大手足口病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村民增强防疫意识;对幼儿园、托幼机构等开展督导检查,确保宣传到位,避免疫情的发生和扩散。
三月三当天,龙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病科曾科长带着科员在县广场摆了个摊,用来做手足口病的防疫宣传,同时邀请了目前在龙安县做督导工作的市疾控应急办一行。
龙安广场上,曾科长和流病科的几个科员穿着蓝黑色刺绣印花民族服饰,外面套了件白大褂,看起来奇异又和谐。
曾科长笑呵呵的说:“入乡随俗,入乡随俗,衣服一穿,就当过节了。”
不知道曾科长他们怎么选的,宣传摊居然摆在一个抛绣球的台子前。
梁雨阳和江云逸从马路边这一小段距离走过来,路上已经遇到两拨身穿节日盛装十七八岁的小姑娘,大胆主动上前邀请他们组队玩抛绣球。
梁雨阳对她们回以最诚挚的微笑,然后转身从宣传摊上拿了一叠预防传染病的宣传单页,给她们们人手发了一张,露出标准的八颗牙齿,眉眼弯弯说道:“小姐姐们,预防传染病,人人有责。”
“健康你我他,防疫靠大家!欢迎你们把认识的小姐妹也介绍过来领取宣传单页,学习传染病防控知识哦!”
春心萌动的小姑娘们兴高采烈过来,一脸懵逼回去,帅哥没有邀请到,还附送了一张预防传染病的宣传单页。
龙安县疾控的防疫宣传摊,在龙安广场上就像一朵特立独行的奇葩,别人都在对山歌、抛绣球,他们吆喝了半天都无人问津。
最后机智的曾科长想了个法子,既然大家都喜欢对山歌,干脆他们也用对歌的形式来做防疫宣传,还现场改编了一段山歌。
然后梁雨阳和江云逸就被各位前辈们一致推荐,成为了这次活动的宣传大使。
人在场上坐,歌从天上来!
这逆天的操作把梁雨阳和江云逸整懵了,现在做防疫工作都这么拼了吗?做个手足口病防疫宣传还要唱山歌,关键是他们不会唱啊!
“那个,曾科长,让我唱两句“我要飞得更高”还行,唱山歌,还得您亲自上阵呐。”
曾科长摆摆手把他即兴改编的山歌拿给他们,“不用担心,我改的这首山歌你们肯定会唱,我只改了一些词,很简单的,你们只要把调对上就可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