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碎元意识认可什么,夏元不知道,也不想去知道。而去派去各国邀请的人,就不是房玄龄和萧何两人了。两人各负责几个国家,有谢必安和魔礼青跟着去,安全不用说,妥妥的,还有些从夏家内调派的护卫跟随。不说声势浩大,但也不至于掉份,况且还有那两个灵海境的强者护着的。
各国都是一些公国,在当年征讨大寒国和太阳国的时候,遇到修为最高的武者才只有渡灵境初期的修为,而其他各国,顶死到归元境就差不多了,即使有灵海境的强者,能压制谢必安和魔礼青那都是不可能的。这些都只是夏元的猜测,要是有更高修为的武者,那还能算是公国?开玩笑呢。至于最后有那些公国来,夏元就不抱什么希望了,来了欢迎,不来也无所谓,也就那样。
一个月后,现在的皇城,已经进入到发展阶段了,俯瞰皇城,太极八卦展露无遗,一些商铺纷纷开始了营业。最多的就是客栈了,毕竟要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百姓和别国的人员。起初皇城全面竣工时,那些参与修建的百姓还不知道接下来要干什么,而有点从商头脑的人已经开始了自己的人生规划。夏元又在城外开垦够了一些农田,要继续种地的种地,要从商的从商,全凭他们个人意愿。
各行各业也在皇城内纷纷兴起,夏元又许诺他们十年内不用上交任何税务,农户也不用每年上交粮食,这些只限参与皇城修建的人员才能享有的待遇。至于国内各地,都要向朝廷缴税和缴粮,综合个商户和农户的实际情况,缴纳不同程度的钱和粮。说夏元穷那是不可能的,那三个亡国的国库可是很富裕的,就是在建设皇城投入了太多,再说这些钱财他都交给了他母亲和姑姑打理,还剩多少他就不知道了。
皇城各处上一片欣欣向荣,每个人都做起了自己的事情,要说达到很繁荣的程度还差点,两千多万人口的皇城,显得稀少,在添上两千多万,估计就能达到夏元预测得那个程度了。毕竟皇城是一个国家的心脏,除了打造的坚不可摧以外,你还要向各地输送新鲜的血液,防止出现天高皇帝远,独霸一个城的事件发生。
皇宫内也全面竣工,而这可说得上是金碧辉煌,珠光宝气了,比起之前那三国的皇宫,那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豪气的一匹。整座皇宫那可是朱甍碧瓦,渊涓蠖濩,神霄绛阙,雄伟壮观,瑶台琼室。毫不夸张地说,都能赶上那天庭上的宫殿了,区别就是不能飞而已。
大殿中,一座耀眼的皇座矗立其上,上面雕刻的可不是龙飞凤舞,而是世间万物,阴阳百态。很直观的说明,一切事物都归于夏元统治和创造,是有点夸张,不过那就是人家的传承文化,夏元很喜欢也很容易接受,有点迫不及待的想坐上去了。
时间渐渐过去,日子也渐渐贴近,皇城内涌入了大批的人员,不止是本国的百姓,还有他国的一些官员也到达了皇城,只是还没有开始大典,夏元也没有召见他们,只是安排了手下的人去领着他们在皇城里游览。他们也好奇谁有这么大的本事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把三国聚统,对兴起的这位新皇可是好奇不以,听传闻说还只是一个六岁的娃儿,让他们有点不可置信。
不管他们信不信,只要不搞麻烦就行,吃喝住行都不用他们承担,好好等着就行。还有半月的时间,就是夏元六岁的生辰,也是他登基的日子,在这段等待的日子里,他可是辗转难眠,极度亢奋。真正属于他的帝国,属于他的皇朝,属于他的江山,换做谁谁不激动,当然相比于前世的夏元来说和那些大富大贵的人没法比。至于蒙恬许褚他们,陆陆续续都归来了,就连附天城留守的那些世家太老爷都纷纷赶到了皇城,这样的开过大典,他们可不想缺席。而国内大部分的绣衣使,除了驻守在皇城内的,大部分被夏元调到了边境上,和之前典韦那次一样,负责协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