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腊月初八,也就是所谓的“腊八节”。上古时期每到年末就会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祈求新的一年能够丰收和吉祥。周朝把这种祭祀称之为“大腊”,从此之后,每年的十二月被人们习惯性的称之为“腊月”。
腊月的祭祀原本不在腊月初八这一天,自从佛教传入之后,据说这一天是佛祖释迦摩尼成道之日,慢慢的人们便将两个节日合二为一,这才逐渐演变成后世的“腊八节”。
王父的伤腿已经基本痊愈,今天天刚亮,就招呼着张南兄弟一起忙里忙外,准备今天的祭祀活动。小院的案几上很快摆满了祭祀的物品,香烛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还有一大块白水煮好的方肉,满满一盘红彤彤的干枣,蒸好的白面糕,松子、杏仁、胡桃等一大堆干果。
光是准备今天的祭祀就花了足足一贯钱,不过好在古人祭祀还是比较实际的,这些东西虽然说是给老天爷准备的,但最终还是落入人的腹中,就当改善生活了。
祭祀一结束,王盛便迫不及待的抓了两把干果揣进怀里,随后叫上张南,二人一齐奔历城南门而去。
节日中的历城比往常要热闹不少,一路上可以看到不少沿街的人家将祭祀的案台直接摆在了街上,祭祀完成之后,案台上的祭品也不收回,任由路过的行人自由取食,不少在城外落脚的饥民便趁这个机会进城大快朵颐一番。
场面虽然热烈,却并不混乱,每次饥民进城时都会有成队的衙差和军队在旁虎视眈眈的盯着,生怕引出什么乱子。
“救命啊,打死人了……”一声凄厉的尖叫突然响起。
顺着声音的方向可以看到,一个蓬头垢面的妇人卧在地上,双手死死的拽着一个男子的衣角不肯撒手。
走进了才看清那名男子身材不高,三十多岁的模样,肤色有些泛黑,身上却穿着一件与他身材很不相衬的宽大麻布袍,袍子上已经磨出了好几个洞,也没有打补丁,像是闲散流浪汉的打扮。不过他的脸却梳洗的很干净,满是冻疮的手里捏着一块粟米做的枣糕,嘴里念念有词似乎和那个妇人争辩着什么。
爱看热闹的是人的天性,不一会儿,两人身边就站满了围观的人,那妇人见状哭的撕心裂肺一般,大声的向人群控诉这个男子的恶行:“明明是俺先抓住的,这懒汉却硬生生的把糕点从俺手里抢了过去……”
人们大多数时候是同情弱者的,看到此情形纷纷指责这男子竟敢在张通守治下的齐郡抢劫,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张通守最痛恨那些盗贼,死在他手底下的盗贼都有几万人了。
那男子黝黑的脸上浮现出几分潮红,有些激动的辩解道:“分明是你这刁妇胡搅蛮缠,如今竟然血口喷人。”
妇人见围观的人群为她撑腰,胆子便大了起来,劈手就要去夺,那男子虽然穿着一身宽大的袍衫,十分笨重可笑的样子,身手却极为灵活,电光火石间就避过了扑过来的妇人,眼里有些憎恶的看了一眼手里的枣糕,那上面多了两道黑色指印。
“让开让开……”一队官兵分开聚集的人群看着中间的二人,为首一人皱了皱眉头高声喝问道,“何事聚集在此?”
“这人抢俺的东西……”妇人哭诉的着说道。
“罢了,”那男子似乎对官兵有些畏惧,将手里的枣糕掷到妇人面前,“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说完就急匆匆的离开了。
没了热闹可看,人群很快就散开了,张南却低下头悄悄的对王盛说道:“刚才那个懒汉是个练家子,俺看过他的右手,指节粗大,虎口处有一层厚茧,这是常年持剑的人才有的特征,我看这人八成是个游侠。”
没想到逛街也能遇见传说中的剑客,还是个落魄的武士,王盛顿时来了兴趣,问道:“你看他武功怎么样?一个能打几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