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姐回去考虑一晚后,在第二天最终答应上班。
不过她没做过这个,陈辰也是带了她三天她才比较熟练的上了手。
开着生鲜店开业至今,也有近两个月了。现在店铺交给范姐后,自己也不用花费太多精力去店铺了。陈辰回想着这段时间的经历,总的来说还是很顺利的。
还有那罗老板,听别人说是出去打工了,所以也就不存在那可能的小竞争了。当然,在自己已经形成优势的情况下,只要不笨,都不可能来自寻死路的。
回到家,父亲在养鸡场忙,母亲倒是很惊讶,和她说了店内的大概情况后,她也就作罢了。
其实陈母是相当反对陈辰的店长决策的,用她的话来说就是知人知面不知心。
架不住木已成舟,而且看着儿子能够自主决策,不想以前那么优柔寡断了,也就放手不管了。
想着让陈辰吃点亏也是好的,毕竟很多事没有经历过,任别人说破天也是没法真正的成长的。
不知道陈妈想法,而陈辰在一切布置好后,选择了在家里睡了两天,说真的,之前那一阵真的是操心操肺,就算是二十岁出头的小伙,也感觉都困顿的不行。
在好好休息了两天后,陈辰坐在家里好好的规划着之后的路线。
店铺现在总体是稳中向上的,平均每天营业额3000元,毛利润19000元左右,扣除店租以及范姐、赵阿姨两人的工资,预计每月纯利润在8000-10000元左右。要想营业额突破,考虑的方向主要有:
【方向一】:开分店,这条路没有错,但因为生鲜具有不可控性,会有失重,破损等,以及收费时候的抹零,总体而言不好计算和管理。而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难解决,就是人!范姐这样条件的员工,具有不可复制性。
当然,解决的方式也是有的,那就是一次性开5-7家以上的分店,这样可以做到统一管理和监控,可以很大程度避免出现问题。毕竟好的制度能让坏人变好,坏的制度让好人变坏。
但这其中又有两个现在无法解决的问题,其一在于本钱,现在陈辰手头上能利用的资金才不到两万,就算是开另外一家店铺都有些困难。其二就是毕竟是小县城,在陈辰看来,估计也就三个地点能够开店,体量上就锁死了上限。其他地方要么就是不合适,要么就是已经有几家了。恶性竞争是陈辰所不想做到,所以这条路暂时不行。
【方向二】:选择类似工业园区或者偏远地区处,设立冷鲜柜到便利店处。这些地方只有便利店,但没有生鲜店以及菜市场。
具体操作就是,将蔬菜水果和超市一样用保鲜膜包好,贴上称重好的价格。将不可控的因素变成可控的商品,这个其实很多超市都有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