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内心多么不愿意,这个一米六五的汉子多黑多丑,甚至内心的厌恶,为了那一句“你只需要看着孩子,我挣钱的”,也为了不再这里受到欺辱,再为了自己能有更好的生活,孙长华最终决定逃离这里,开始自己的生活,她后悔自己饿了两天,她后悔没吃那天做的大鱼,她更后悔自己的父亲离她们早早而去。
经历了这么多年磨难的孙长华,此刻终于决定嫁给那个男人。
1982年冬,分田到户也正在酝酿其中,一场边远贫困农村的婚礼正在举行,而当时没有任何娱乐项目,大家为的只是婚礼过后的那一顿吃食,跟着热闹热闹,更重要的就是结婚当晚的闹洞房,那时候的婚闹不是一般的闹,人们冬季也没什么事,这算是一个比较好的娱乐项目,孩子们更是早早堵在门口等喜糖。
因为距离远,并不像现在一样去很多人迎亲,只是出几个人骑着自行车将人驮来,辛庄因为有钱也有村办企业,陈志君的母亲又是在村两委当妇女主任,村里的大头车自然而然的便担负起接新娘的任务,新娘便由老范家接到了辛庄,带着少的可怜的嫁妆,当然连这嫁妆也是陈志君拿钱买来冲门面的。
新娘进门那一刻,锣鼓鞭炮齐鸣,跟着村里老人主持下,拜了天地,跪了父母,然后便是喝酒吃饭,农村当时的席面一般不大,有亲戚或者一直交往有金钱交往的,便会给礼钱吃大席,而看热闹的一般就回去了,结婚当天的席面愣是吃掉了一头猪,花了两百多块,因为陈志君的母亲跟他并不在一起生活,邻里交往给的钱大多数也都给了他母亲,一个年轻人还不懂什么人情事故,然而结婚席面却需要陈志君自己出钱置办,母亲一分钱都没出,反而收回了自己的份子钱。
正值壮年的母亲根本不愿意为这个儿子付出,也许是因为陈志君父亲的缘故,也许是因为改嫁后没有按照她的意愿改姓,归根结底是母子二人早已经不是一条心,而作为儿子的陈志君也没有太过理会这些事,母亲不仅心安理得收了回礼的份子钱,而且置办酒席剩下的钱也没有再提,以至于结婚二日闹的不愉快。
吃席面的人远比想象的要多得多,陈志君的母亲在村两委当妇女主任,自然交集比较多,当初准备的席面远远比预计多的多,有的站的就吃光了盘,有的还没吃上饭,其中就有陈志君高中时期的干兄弟刘长江,然而这些人都要面子,酒席分几家吃的,人员分配也是很乱,所有食材都是母亲家里,最后还差好几桌人没得饭吃,最后也都讲究吃了一口算事了,乱套的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