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颖将笔记本塞入背包,又在桌子上找到一把左轮手枪,子弹是满的,另有一盒子弹,孙松一旁说道:“哎呦!这玩意儿好啊…这玩意真挺带劲儿!颖姐,要不借给我耍耍?”
我见孙松又犯病,就对他说:“你他娘的别贫了,赶紧收拾东西走人!”
孙松对我说:“就这么走了!密室里的东西怎么办,那还有一口棺材,要不咱们打开看看吧,说不定还有宝贝!”
我对他说:“密室里的东西就让它在这放着吧,反正也放在这里这么久了,等回去上报政府,剩下的就交给考古队吧,至于那口棺材,还是不动为好。”
孙松不解,问我:“此话何意?”
我对他说:“你没发现吗,这里所见到的所有尸体都有一个共同点,无论过了多长时间,都不会腐烂,依我看那棺材里的应该也是如此,还是不看的好。”
我们探遍了整个地下工事,除了一些空房间以外,并没有发现什么特殊的东西,眼下只有升降机那里还没有下去,大家都认为不要下去的好,我却对大家说:“我怀疑这下面就是鲜卑南凉太子的墓穴。”
孙松一撇嘴,对我说:“你可别瞎咋呼了,这么深的洞,怎么能埋死人!”
我对他说:“你先别着急,反正已经到这里了,再说,我们身上有武器装备,还怕它个鸟!”
众人面面相觑,只能点头答应,于是,我率先走下盘旋而下的楼梯,这下面很深,如同庞大的深井,我们足足走了半个小时才到了底部,这下面很宽敞,周围都是钢铁框架结构,墙壁布满铁网,应该是防止岩石脱落,形成一个半人工,半天然的空间,刘颖对我说:“这里的空气是流通的,应该有洞口或者通道之类的通向外面。”
我望着手中的火把,见火焰微微向后倾斜,的确有空气流通,我见前方似乎有什么东西,此时我们的聚光手电筒已经完全没有电了,只有依靠手中的火把来照明,可火把的照明范围极其有限,也就两米左右,所以太远的地方没法看清,我对众人说:“前面好像有两个人影!”
刘颖眉头微微一皱,对我说:“哪来的人影,这里都多少年没进来活人了,你是不是看花眼了?”
我对她说:“我敢打赌,确实有东XZ在黑暗中!”国良低声说道:“我好像也看见了,不过那东西一直没有动,就站在那!”
孙松大骂一声:“他奶奶的,老子就不信了,大风大浪都过来了,还怕它个鸟蛋!你们要是不敢往前走,孙爷我自己去看个究竟!”
说罢,举着火把大步流星走进去,我见孙松这孙子又冒虎气,就对他说:“我们对这里不熟,你别瞎走,就不怕遇见那只黄皮子!”
孙松说道:“黄皮子!老子见的多了,我还怕它不成。”我无奈的摇摇头,也跟了上去,来到近前,借着火光,只见两尊石像伫立在我们面前,通体漆黑,造型怪异,怒目圆睁,口露獠牙,手举流星锤,脚踏麒麟兽,高有两米,足有千斤重。让我们叹为观止,暗道惊奇,这地下竟然有这样的雕像,我对大家说:“这是门神,就一看大门的!不用怕它!”
而在怒目门神的后面,有一座半透明的白色石桥,石桥下边是深不见底的黑暗深渊,如同在大溶洞中见到的一模一样,大家都不免有些心惊胆战,石桥长度约有十米,宽有两米左右,两边立有石柱,但没有什么图案之类的痕迹,我们踏在石桥上,只感觉这石桥极为结实,恐怕在上面跑一辆车,也不成问题,孙松对我说:“这石桥用什么石头建造的,怎么这么解释,好像不是大溶洞里面的石头啊!怎么有点像玉,可有不像玉。”
我对他说:“这是石英岩,这种石头的颜色很多,这只是其中一种。”我说完问刘颖:“我说的没错吧,颖姐…”
刘颖点点头,说道:“这种石英岩的硬度很高,最适合建筑。”
我们边走边聊,很快就穿过了石桥,眼前是半开的石门,我对大家说:“这里应该就是鲜卑南凉太子墓的入口,看来,这石门应该是被后来的日本人打开的,你们看,还有被炸药炸过的痕迹。”
石门很厚,高数米,两侧门环已经被炸掉,行成两个对称的残洞,日本人当初为了破这石门,看来没少下功夫。孙松惊叹不已,对我说:“这门也太高了,真不知道古人用什么办法修建这么大的石门,真算是长见识了!”
我对他说:“我觉得,古人的智慧远超于现代,在古代一些帝王将相的陵寝,稍微有点实力,财力的基本都有这种表现,其实这些千斤石门主要是为了防盗墓贼的一种手段而已,据我所知,真正的盗墓贼,是不会选择从入口处进入墓室的,像这种石门,基本没有机关,即便如此,盗墓贼见了这种石门也是很头疼,何必在这上面浪费时间。”
孙松盯着我,看的我发毛,然后他对我说:“你怎么知道这么多我不知道的东西,你什么时候研究上古墓了!”
我笑了笑,说道:“其实我还没真没研究过这些东西,万变不离其宗,古人所有墓葬模式都是根据风水演变而成。说白了,就是已看风水为媒介,选出风水绝佳之处,不仅对水文,地质,气候等各种因素进行了严格的考察,而且更注重山川形势,要求所选的环境能够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其实,古人这些有身份的帝王将相们,对死后的事,都特别在意,他们一直认为人死后可以升天,而死后才是真正的脱胎换骨,活着只是用另一种方式而已。所以千方百计,不惜一切代价的大兴土木,耗尽一生的时间来为自己修建陵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