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罗教授几人站在洞口,被深深的震撼住了,起伏不定的新心潮,久久不能平静。
洞口离地约有二十米深,下面,是规模巨大的阻排水渠,然后是长约千米的阻排水渠其实是堵墙。
堵墙的底部是由厚达十七米的防水性强的清膏泥夯成,上部由八十四米宽的黄土夯成,规模之大让人难以想象。
让罗教授等人嗔目的是,这阻排水渠设计相当巧妙,完全符合地宫下的地势落差。
秦始皇陵园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落差达八十五米,而阻排水渠正好挡住了地下水由高向低渗透,有效保护了墓室不遭水浸。
“哗哗~”
就在这时,一阵哗哗的水流声,传进了罗教授几人的耳中放眼望去,就发现那哗哗的水流声,是从一条宽阔的水道中发出的。
那水道竞是一条银龙般的大河,滔滔的流水大有银龙翻滚之势,同时向人显示着,这并不是一条死水。
银龙围在内墙之外,竟是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的护城河,这就是地宫的水银防御!
看着这条水银大河,罗教授心中立刻想起《史记》一书中的一句话: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这下具地理,说的就是这条“银河”了。以水银为江河大海在于以水银为四渎、百川、五岳九州具地理之势。
以水银象征山川地理正是应了下具地理之说与上具天文相对应。
秦始皇以水银为江河大海的目的,不单是营造恢宏的自然景观,在地宫中弥漫的汞气体还可使入葬的尸体和随葬品保持长久不腐烂。
而且汞是剧毒物质,大量吸入可导致死亡,因此地宫中的水银还耳毒死盗墓者。幸好,在挖掘陵墓的时候,罗教授等人早就戴上了防毒面具。
水银河道向内,就是地宫的宫墙。
据目测宫墙东西纵向长约一百六十八米,南北横向长约一百四十一米,而南墙宽度有十六米北墙宾二十二米。
据史料记载,在修建宫墙的施工中,为了检测用泥土夯实的宫墙是否坚硬,施工人员会站在远处用弓箭射墙,若箭能插进墙体,修好的宫墙必须推倒重建。
看到这,罗教授几人再也忍不住,将早已准备好的绳梯放了下去,随即顺着绳梯攀爬下去。
踩着厚实的地宫地面,罗教授等人心底忍不住一阵颤抖,这,可是踩出了历史的一步啊!
眼前的,就是让无数人魂牵梦萦的秦陵地宫,有东西两个墓道。几人顺着东墓走进去,发现道壁上有六个浮雕,分别是公子扶苏、成娇、蒙骜、卫缭、王翦、茅焦。
他们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中出谋划策、冲锋陷阵、攻占城池、筹备粮草、治理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
转到西边墓道,同样有许多浮雕刻在墓道壁上,这些人,是秦始皇的公子、公主,分别是媛阴、华阳公子高、荣录等。
看兔墓道,罗教授几人又重新回辫地宫里。
穿过三座城门,就进入了地宫院墙之内,一条青砖铺就的大道,一直通向地宫最深处的宫殿。
那座雄伟的宫殿,就是盛放秦始皇棺椁的主殿了!
而在这条大道的两边,这是用沙土等物堆制的大秦帝国版图。在地宫的四面,则是用蜡像雕塑与壁画结合,再现了秦始皇生前的一些重要活动场面。
东面是秦始皇登龘基的场景。
北边上方是秦都咸阳宫殿。
西面,是秦始皇舞剑锻炼身体和狩猎的场面。南面是秦始皇出巡的壮阔场面。
罗教授几人就像是虔诚的教徒,怀着朝圣的心情,.uksh.cm 边走边看,穿过重重地宫,终于走到了主殿的门前。
主殿,就是秦都咸阳宫殿,它高大雄伟、檐牙高挑、勾心斗角、富丽堂皇。它是秦始皇处理政务、面训百官、会见外国使者的地方。
匹夫一怒,血溅五步的荆柯刺秦的事龘件就发生在这里。
在主殿的两边分别排列着韩、赵、魏、燕、楚、齐六国宫殿。
左边秀丽的是南方宫殿,右边粗犷的是北方宫殿,建筑格调庄重凝炼、柔美秀雅,各自代表着东方六国的建筑风格和风俗民情。
看着这些宫殿,罗教授几人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千古一帝所建立的大秦王朝,以及建国后,秦始皇奢侈的生活。
甚至,几人脑中还不由自主的浮现出一幅画面,在那主殿的正中,赫然是一幅歌舞升平的画面。
画面中,秦始皇坐在九天之上的王座上,和他的近臣、爱妃,正在专心致志观赏不同风格的歌舞。
PS:写这一章,我查了一些资料,就是想让小说更具有真实性。但是,小说毕竟只是小说,这一章有许多的内容还是杜撰的无稽之谈,请有些专家不要对号入座,不喜勿骂,呵呵,谢了!
(未完待续)本文字由展翅更新组@Mr灬素问提供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作者最大的动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