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过了一个星期左右,那些头狭小,身体高而薄的透明的鱼,慢慢开始发生的变化。它们的身体开始变的细而长,这鱼我曾在台湾见过,当地人叫管它玻璃鱼。
我很惊奇,因为一直以来我都以为这是两种不同的鱼,但是现在看来,它们只不过是某种鱼的两种不同的形态罢了。又过了一个月左右,它们的身上慢慢出现了色泽。
这种鱼我再熟悉不过了,这是黄色的幼鳗。大概又过了一年,这些黄色的鳗鱼慢慢变成了银色,也就是现在市场上我们看到的鳗鱼。那个时网络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只有少数学校配备的电脑。
也是我命好正好有个好友,在学校的后勤部,所以我获得难得上网机会。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原来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就有人发现了鳗鱼的这个特点,并把它们分为成了鳗鱼的五个阶段,而且他还惊奇的发现,鳗鱼没有睾丸。
不论是哪种形态鳗鱼都没有。”这是科普吗,但为什么我会有种强烈的不安感。
“哪怕是现在,也无法对鳗鱼为什么没有睾丸这件事做出明确的解释。哪怕是在科普类书籍上,他们也只能含糊其辞的说:鳗鱼的生殖方式极其特别,它们的性别是由环境决定的,当族群数量少时,雌鱼的比例会增加,反之也一样。
但这真的是这样的吗?他们没有任何的依据证明,他们的观点是正确的,这不过是个猜想,是一个幻想,甚至可以说是假说。”虽然看不到外公的表情,但从语气上可以看出,他很激动。
↑返回顶部↑